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B.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一定减少
C.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气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而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当分子间距等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所以当分子间距离从r0(此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平衡)增大到r1时,关于分子力(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变化情况可能是先增大后减小或一直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并且都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B.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它们都有确定的熔点,但单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雪花的形状总是六角形的。并且单晶体在各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即各向导性;非晶体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也相同,即各向同性,选项A错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时
,温度升高(
),即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
,即从外界吸热,选项B正确。第二类永动机是效率为100%的热机,违反了热现象的方向性,选项C错误。由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知任何系统都不能通过有限的步骤使自身温度降低到0K,选项D错误。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11m,太阳光以平行光入射到地面上。地球表面的面积被水覆盖,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表面的总能量E约为1.87×1024J,太阳辐射可将水面上的水蒸发(设在常温、常压下蒸发1kg水需要2.2×106J的能量),而后凝结成雨滴降落到地面。
(1)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以毫米表示,地球的半径为6.37×106m)
(2)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中只有约50%到达地面,E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能全部到达地面,这是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解:(1)一年中降落到地球表面的雨水的质量为:
故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为:
(2)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要经过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而大气层对太阳光有吸收、散射、反射、云层遮挡等,所以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有全部到达地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跳水运动是我国体育比赛的强项。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运动员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D.运动员所受重力对其做的功小于跳板对其的作用力做的功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电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传动,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足够长
),若小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当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求:
(1)小木块的位移;
(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
(4)摩擦过程产生的摩擦热;
(5)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

参考答案:解:(1)小木块的加速度a=μg
小木块的位移l1=
(2) 小木块加速运动的时间t=
传送带在这段时间内位移l2=vt=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Ek=
mv2
(4)因摩擦而产生的热等于摩擦力(f)乘以相对位移(ΔL),故Q=f·ΔL=μmg(l2-l1)=
mv2
(注:Q=Ek,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这样)
(5)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得,电机输出的总能量转化为小木块的动能与摩擦热,所以E=Ek+Q=
mv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