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如图1所示,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先在白纸上放好截面是正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并确定AB和AC界面的位置。然后在棱镜的左侧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线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再从棱镜的右侧观察P1和P2的像。

①此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②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P3、P4的位置(图中已标出)。为测量该种玻璃的折射率,两位同学分别用圆规及刻度尺作出了完整光路和若干辅助线,如图甲、乙所示。在图2中能够仅通过测量ED、FG的长度便可正确计算出折射率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所测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 (用代表线段长度的字母ED、FG表示)。

参考答案:①BD; ②乙;
本题解析:①此后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故选BD;②能够仅通过测量ED、FG的长度便可正确计算出折射率的是图乙,因为
考点: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第2条亮纹的中心时(如图1中的A),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3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第6条亮纹时(如图2中的B),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4所示。已知双缝间距d=0.5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 m。则:
(1)图3中的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cm;
(
2)图4中的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cm;
(3)所测光波的波长为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1.250 (2分)(2)1.775 (2分) (3)6.6×10-7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双缝干涉图样,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3mm,用的是红色滤色片,在毛玻璃屏上可以看到红色干涉条纹。

(1)毛玻璃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还是平行?____________
(2)如果把单缝向双缝移近一些,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某次实验中,双缝间距d=0.5mm,双缝与光屏间距离L=0.5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图样如图,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则图中A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11.1mm,B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 ,单色光的波长为 m.
参考答案:(1)平行 (2)不变 (3)15.6mm 6.4×10-7
本题解析:(1) 毛玻璃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应该是平行的;(2)根据
,所以条纹间距只与光的波长、双缝间距及双缝到干涉屏的距离有关,所以如果把单缝向双缝移近一些,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不变;(3)B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1.5cm+6×0.1mm=15.6mm;相邻两条亮条纹的条纹间距
,所以
。
考点:此题考查了双缝干涉实验以及通过此实验测光的波长。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