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题《动能定理及应用》高频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八)
2018-10-01 02:09:50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A点,如图1所示,现用水平力F分别通过细绳和轻弹簧把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拉到B点,两种情况下水平力F所做的功分别记为W1和W2,物块到达B点时的动能分别记为Ek1和Ek2,则有( ) A.W1=W2,Ek1=Ek2 B.W1=W2,Ek1>Ek2 C.W1<W2,Ek1<Ek2 D.W1<W2,Ek1=Ek2
| 
参考答案:现用水平力F分别通过细绳和轻弹簧把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拉到B点, 由于弹簧伸长,所以通过细绳拉物体水平力F移动的距离小于通过轻弹簧拉物体水平力F移动的距离, 根据W=Fscosθ得W1<W2, 根据动能定理得两种情况下物体都是受相同的力从A点由静止开始拉到B点,即两种情况下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相同, 所以Ek1=Ek2.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如果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 B.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合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动能在一段过程中变化量一定不为零 D.物体的动能不发生变化,物体所受合力不一定为零
参考答案:A、如果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可能是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但是合力不一定为零,比如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 B、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合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故B正确. C、物体在合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动能在一段过程中变化量可能为零,不如竖直上抛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来位置,物体位移为零,合力做功为零,动能变化为零,故C错误. D、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物体的动能不发生变化,说明合力做功为零,但是物体所受合力不一定为零,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向右的恒力F=8N,作用在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8kg的小车上,当小车的速度达到v0=1.5m/s时,在小车右端相对地面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10m/s2.求: (1)从物块放上小车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t物块与小车刚好达到共同速度; (2)从物块放上小车到物块与小车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和系统产生的热量Q.

参考答案:(1)放上小物块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小车的加速度a1=F-μmgM=0.5m/s2 物块的加速度a2=μmgm=μg=2m/s2 设共同速度为v,对小车有v=v0+a1t 对物块有v=a2t 解得v=2m/s,t=1s. (2)对小物块,由动能定理得:W=12mv2 解得W=4J 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Wt=4W 小车的位移s1=v+v02t=1.75m 小物块的位移s2=v2t=1m 摩擦生热Q=μmg(s1-s2)=3J. 答:(1)物块与小车刚好达到共同速度所经历的时间为1s. (2)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4W,系统产生的热量Q为3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11年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北京站女子3米板决赛中,吴敏霞以402.3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现假设她的质量为m,她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她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她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她的动能减少了Fh B.她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C.她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D.她的机械能减少了Fh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合外力功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的功mgh,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阻力F的功-Fh。所以答案选B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2011年5月15日进行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中,首次尝试七步上栏的刘翔以13秒07创项目赛季最好成绩夺冠。他采用蹲踞式起跑,在发令枪响后,右脚迅速蹬离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时提升身体重心。如下图所示,假设刘翔的质量为m,在起跑时前进的距离s内,重心升高量为h,获得的速度为v,克服阻力做功为W阻,则在此过程中?(?)
 A.刘翔的机械能增加了 B.刘翔受到的重力做功为 C.刘翔做功为 D.刘翔做功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运动员重心升高为h.获得的速度为v,则运动员的机械能增加量为 +mgh.故A错误;运动员的重心升高为h,重力做功为-mgh,则运动员克服重力重力做功为mgh.故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W人-mgh-W阻= ,得运动员自身做功W人= +mgh+W阻.故C错误,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