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如图甲所示仪器A和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而仪器A为B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让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如图乙中幅度大的波形),而B接收到由小车C反射回的超声波由A处理后显示成图乙中幅度较小的波形,反射滞后的时间在乙图已标出,其中,T和ΔT为已知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0也已知。由所给信息可知


A.小车往右运动速度
B.小车往左运动速度
C.小车往右运动速度 
D.小车往左运动速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可以看出,反射波滞后于发射波的时间越来越长,说明小车离信号源的距离越来越远,小车向右运动.由题中图乙可得,小车相邻两次反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
,小车在此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所以小车的速度为
,故选项A正确,其余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超声波测速装置,该仪器可以向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发出一束短促的超声波(下图中振幅较大的波形),并且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下图中振幅较小的波形),将两种波形显示在屏幕上,相邻波形间的时间间隔如图所示,其中T0和△T为已知量。超声波的速度为v0,其发射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这辆车的行驶速度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有:

,
,
,
,C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直线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比甲运动得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位移-时间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从正方向上距原点s1处出发,乙从原点出发,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甲比乙早出发t1时间.乙的斜率大,速度大.
解答:A、位移-时间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 B、甲从正方向上距原点s1处出发,乙从原点出发,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故B正确.
? C、甲在t=0时刻出发,乙在t=t1时刻,则甲比乙早出发t1时间.故C错误.
? D、乙的斜率大,速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位移-时间图象问题,抓住图象的数学意义: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
A.5米
B.10米
C.15米
D.18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h=
gt2求出下落的高度,然后再根据该公式求出1s内下降的高度,从而得出离地的高度.
解答:物体2s内的位移为:
;
物体第一秒的位移为:
;
故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H-h=15m;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明确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一人看到闪电12.3 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340m/s,光速为3×108 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 ]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