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安培提出了关于磁现象电本质的分子环流假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即电生磁的是奥斯特,而法拉第的贡献是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选项AC错。楞次并不是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而是总结了电磁感应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即楞次定律,选项B错。安培针对磁现象最早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即由于磁体内的分子环形电流形成同向的磁场叠加而形成磁性。选项D对。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的某点B处,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后,用重力为F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每次滑块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F/N 0.49 0.98 1.47 1.96 2.45 t/(ms) 40.4 28.6 23.3 20.2 18.1 t2/(ms)2 1632.2 818.0 542.9 408.0 327.6 υ2 6.1 12.2 18.4 24.5 30.6
|
(1)为便于分析Fm-mg=m,得υ2=与l的关系,应作出d-l=g,x=υ2t2的关系图象,请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图线______
(2)由图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3)设AB间的距离为s,遮光条的宽度为d,请你由上述实验结论推导出物体的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1)根据所给数据采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下图所示:

(2)根据图象可知,F与1t2成正比.
故答案为:F与1t2成正比.
(3)根据运动学公式:v2-v20=2as,有:
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到B点的速度为:v=dt,有:v2=2as,即(dt)2=2as
故有:a=d22st2.
故答案为:a=d22st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产生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掉下来,说明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
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橡皮条的固定点,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把结点拉到O位置,再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的结点再次拉到O位置,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
(3)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参考答案: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在重合.
(2)实验中两次要求效果相同,故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A、本实验中我们只需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即可,细绳的长度是否相等与本实验无关.故A错误;
B、本实验中我们只需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即可,合力不需要一定过两分力的角平分线,且两分力也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本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C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1)F′.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 )
A.N,m/s2,kg
B.N,m,kg
C.m/s,s,m
D.kg,m,s
参考答案:力学的基本单位有三个,分别为kg、m、s.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