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置—时间(x-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为零,乙的速度不为零
B.在t2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
C.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
D.在t3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为x-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所以在t1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不为零,乙的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在t2时刻,甲、乙速度方向不相同,所以速度不可能相同,选项B错误;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位移相同,所以两同学相遇,选项C正确;在t3时刻,乙的位移为零、速度不为零,加速度无法判断,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14分)甲、乙两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v1=16m/s,乙车的速度为v2=12m/s,乙车在甲车的前面,两车相距L=6m。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刹车,甲车的加速度为a1=2m/s2,6秒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1m/s2,求:
(1)从两车刹车到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的时间;
(2)两车相遇的次数。
(3)从两车刹车到两车速度相等经过的时间;
参考答案:(1) 2s?(2) 3次?(3) 4s? 8s
本题解析:(1)甲减速时,设经过t时间相遇,甲、乙位移分别为x1、x2,则:
?
而x1=x2+L?解得:t1=2s,t2="6s" 则第一次甲追上乙用时2s
(2)当t2=6s时,甲车速
?乙车速
?则t2后乙车在前面,设再经过Δt甲追上乙,有
?解得:Δt=4s,此后,乙不能再追上甲,故甲乙相遇三次。
(3)设第一次等速经过的时间为t5,则
?解得t5=4s。设第三次等速经过的时间为t6,则
?解得:t6=8s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2分)如图,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接力赛的交接棒。已知甲、乙两运动员经短距离加速后都能达到并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设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乙在接力区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在甲乙相遇时完成交接棒.在某次练习中,甲以v=8m/s的速度跑到接力区前端s0=11.0m处向乙发出起跑口令.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

(1)此次练习中交接棒处离接力区前端的距离.
(2)为了达到理想成绩,需要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则甲应在接力区前端多远时对乙发出起跑口令?
(3)在(2)中,棒经过接力区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12分)(1)5m(2)12.8m(3)2.5s
本题解析:(12分)(1)设乙加速到交接棒时运动时间为t,则在甲追击乙过程中有
?(2分)
代入数据得
?(1分)
(不符合乙加速最长时间3.2s实际舍去)?
此次练习中交接棒处离接力区前端的距离
(1分)
(2)乙加速时间
?(2分)
设甲在距离接力区前端为s时对乙发出起跑口令,则在甲追击乙过程中有
?(2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3)棒在(2)过程以v=8m/s速度的运动,所以
棒经过接力区的时间是
?(2分)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追击和相遇问题,由两个运动员的运动性质列出位移方程,追上时位移相同,从而求得运动时间,再求得练习中交接棒处离接力区前端的距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求得乙的加速时间,恰好追上的临界条件是两人速度相同,由位移相同的等量关系可求得甲应在接力区前端距离
点评:追击和相遇问题最关键的是找出时间和位移的等量关系,速度相同是追的上或追不上的临界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3所示,处在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 a1 = a2时能相遇两次? B ?a1 > a2时能相遇两次
C ?a1 < a2时能相遇两次? D a1 < a2时能相遇一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1 = a2时相对加速度为零,以乙为参考系,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只能相遇一次,A错;a1 < a2,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后乙的速度肯定能超过甲的速度,会再次相遇,C对;a1 > a2时相遇时刻甲的速度较大,此后乙不可能追上甲,只能相遇一次,B错;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先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亦为v.若a1≠a2≠a3,则?(?)
A.甲、乙有可能同时由A到达C
B.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到达C
C.甲一定先由A到达C
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到达C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