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图所示,其示数L=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图所示,其示数D=        cm。

 
	参考答案:  3.335;   0.3266±0.002 ;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3cm,游标尺上第7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故其读数为0.005×7cm=0.035cm,所以最终读数为:3.3cm+0.035cm=3.335c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3.0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6.6mm=0.266mm,所以最终读数为3.266mm=0.3266cm。
考点:游标卡尺的使用;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2分)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3.0V,r约为1.5Ω)。
实验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 ,量程0.5 A的电流表
,量程0.5 A的电流表 (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Ω(保护电阻),滑动变阻器R′,开关K,导线若干。
(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Ω(保护电阻),滑动变阻器R′,开关K,导线若干。
(1)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的元件需要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2)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______,r=______(用I1、I2、U1、U2及R表示)。
 
	参考答案:(1)电路图如下图 ,(2) ,
,
	本题解析:(1)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为保护电路,给电源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测路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路图如图所示:

(2)根据图示电路图,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U1+I1(R+r),E=U2+I2(R+r),联立解得: ,
, .
.
考点:本题考查了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电子的得失,系统的电势能发生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性钠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增大.
B.中性钠原于失去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小.
C.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钠分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增大.
D.氯化钠分子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若夺电子,则代表原子对电子做正功,则系统电势能应该减少。反过来系统若失去电子,则电场力对电子做负功,电势能应该增加。因此A答案正确。根据化学反应知识,Na与Cl放热反应才会生成NaCl,因此电势能应该减少,才会转化为热量释放,C错。同理D答案错误。
考点:电场力做功
点评:本题立意较新,将化学物理知识联系在一起,通过做功的角度理解电势能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夺电子,失去电子有一个新的视角理解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电磁波包括的范围很广,产生的机理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
B.伦琴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
C.γ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
D.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的电子周期性运动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根据电磁波产生的机理可知伦琴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故B错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种材料具有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利用这种材料可以制成
A.热敏电阻
B.光敏电阻
C.电容器
D.电感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热敏电阻是利用材料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制作而成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