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对于“自然界中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有四种: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C.弹力、摩擦力是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
D.在原子核内,核子之间有强大的核力是引力相互作用的体现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下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各计数点间距离如图中所示,单位是cm。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参考答案:1.59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力学量所选用的基本量是
[? ]
A.长度、力、时间
B.长度、质量、时间
C.长度、力、质量、时间
D.速度、加速度、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不要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实验时,放开小车后,再接通电源
C.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导出a与m及F的关系
D.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参考答案: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由于涉及物理量比较多,因此该实验采用的控制变量法.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是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故A正确;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纸带,故B错误;
C、控制变量法时,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导出a与m及F的关系,故C正确
D、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等于小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即mgsinθ=μmgcosθ,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D正确.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电子束衍射实验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C.阴极射线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内部结构
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内部结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的理论可知,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A正确;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B错误;1897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质量很小,并且是从原子内部发出,从而他认为原子内部可能存在这种物质,即原子仍可分的,内部应有结构.C正确;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出的,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