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物理常量之一万有引力常量G=?;
首先比较准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
参考答案:6.67×10-11N·m2/kg2?,卡文迪许
本题解析:分析:牛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G的数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卡文迪许的扭秤试验,不仅以实践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时也让此定律有了更广泛的使用价值.
解答:解:牛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G的数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卡文迪许测出的G=6.7×10-11?Nm2/kg2,
与现在的公认值6.67×10-11Nm2/kg2?极为接近;直到1969年G的测量精度还保持在卡文迪许的水平上.

故答案为:6.67×10-11N·m2/kg2?, 卡文迪许.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

(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1所示.
请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______
(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图2是某次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沙和沙桶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3,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请填相应的字母)

A.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垫得过高
B.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垫得过低
C.平衡摩擦力时挂上了沙桶和沙
D.实验时没有满足沙和沙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参考答案:(1)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①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②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如果小车靠近滑轮,打出来的纸带数据很短,不利于数据处理分析.
③应该平衡摩擦力;实验时我们要求认为绳子的拉力是小车的合力,由于小车运动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所以我们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以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抵消,那么小车的合力就是绳子的拉力.
(2)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说明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由于相邻的计数点的位移之差不等,故采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a=△xt2=(0.0388+0.0339+0.0288)-(0.014+0.0189+0.0240)9(0.1)2m/s2=0.496m/s2
(3)A、如果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垫得过高,应该细线没有拉力,小车就有了加速度,这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
B、如果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垫得过低,也就是当F≠0时,小车的合力可以等于0,即a=0,故B正确.
C、如果平衡摩擦力时挂上了沙桶和沙,因为平衡时是让小车做匀速运动,那么就增大了摩擦力,那么木板垫就得过低,也就是当F≠0时,小车的合力可以等于0,即a=0,故C正确.
D、如果实验时没有满足沙和沙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是当F≠0时,小车也就运动有了加速度,所以该选项不符合图象,故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1)①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②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③应该平衡摩擦力;
(2)0.496? (3)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小牛、小麦、小洛、小安几位同学想划船渡过一条宽150米的河,他们在静水中划船的速度为3m/s,现在他们观察到河水的流速为4m/s,则对于他们这次过河,他们有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小牛说:我们要想到达正对岸就得朝着正对岸划船
B.小麦说:我们要想节省时间就得朝着正对岸划船
C.小洛说:我们要想少走点路就得朝着正对岸划船
D.小安说:今天这种情况我们是不可能到达正对岸的
参考答案:A、当静水速垂直于河岸,渡河的时间最短,t=dv静=1503=50s,此时船将运动到下游.故A错误,B正确.
C、当静水速的方向与合速度方向垂直时,渡河位移最短.故C错误.
D、由于静水速小于水流速,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不可能到达正对岸.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同学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中“力与加速度”的关系,采用光电门系统来代替位移和时间测量工具,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光滑导轨水平放置,细线绕过可转动的圆形光栅连接小车与重物(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挡板可以在小车到达的时候使小车停下并粘住。光电门在每次有红外线通过光栅时会记下l次信号,如图所示,圆形光栅每转过1圈将会记下10次信号。不计一切摩擦,每次都将小车静上释放,在小车停止后,记下重物质量m、信号次数n、小车运动时间t。

(1)小车经过的位移S与光电门记下的信号次数n的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
A、
B、
C、
D、
(2)若实验后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数据,试分析,运动时间t3应约为_____________s。

参考答案:(1)A
(2)1.53(或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沿竖直杆以速度v匀速下滑物体A通过轻质细绳拉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B,细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向右匀速运动
B.物体B向右减速运动
C.物体B向右加速运动
D.细绳对A的拉力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