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k的具体数值必须计算出来?
B.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也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C.利用F-x图线可求出k值
D.实验时要把所有点连到线上,才能探索得到真实规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共9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用刻度尺测出悬点到小球底端的长度如图甲所示,然后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再用停表测出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丙所示。则测出的小球直径为__________cm,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____s,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____cm 。
参考答案:1.94? 1.87? 87.44----87.47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原长为16cm的轻质弹簧,当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在两端反向拉时,弹簧长度变为18cm;若将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由甲一人用200N的力拉,这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_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
参考答案:20、500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先保持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1)小薇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
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b.?
(2)小薇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a.利用公式
?计算;根据
利用逐差法计算。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选择方案?比较合理,而另?一种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
?(3)下表是小薇同学在探究“保持m不变,a与F的关系”时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中做出a-F图像:
物理量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m砂(㎏)
| 0.010
| 0.020
| 0.030
| 0.040
| 0.050
| 0.060
|
(N)
| 0.098
| 0.196
| 0.294
| 0.392
| 0.490
| 0.588
|
a(m/s2)
| 0.196
| 0.390
| 0.718
| 0.784
| 0.990
| 1.176
|
?(4)针对小薇同学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就其中的某一环节,提出一条你有别于小薇同学的设计或处理方法:?
?
?。
参考答案:(1)a.把木板的末端垫起适当高度以平衡摩擦力(2分);? b.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2分)
(2)b(2分);纸带开始一段的点分布密集,位移的测量误差大(1分)?
(3)如图(3分,其中,坐标轴名称正确,标示坐标标度1分,图线正确2分)。

(4)采用气垫导轨以减小摩擦力;利用“光电门”和计算机连接直接得到加速度,利用v-t图像计算加速度;用弹簧秤测量砂和桶的重力;用力和加速度的比值是否不变来处理数据,等等。(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如图1所示,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

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如下表:(g=9.8m/s2)
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4 | 5 | 6 砝码质量m(克) 0 0.5 1.0 1.5 2.0 2.5 弹簧长度l(厘米) 8.7 10.4 12.4 14.3 16.4 17.9
|
(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l-m的关系图线.
(2)并根据图象写出实验结论:______.
(3)根据图象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约为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

(2)砝码的重力等于拉力,为mg,由图象得到弹簧的长度与砝码的质量成正比,故:弹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或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弹力成一次函数关系.或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弹力成正比.
(3)根据胡克定律,有:
F=k?△x=k劲?(x-x0)=mg
故:x=gk劲x+x0
故图线的斜率k斜=gk劲,故0.179-0.872.5×10-3=9.8k劲,故k劲=0.30;
故答案为:(1)图略;(2)弹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或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弹力成一次函数关系.或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弹力成正比;(3)0.3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