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5m/s,经过一段位移s后速度变为同向的3m/s,则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为( )
A.4?m/s
B.由于s未知,无法确定平均速度
C.5?m/s
D.由于加速度a及位移s未知,无法确定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5m/s,末速度v=3m/s,
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v0+v2=5+32m/s=4m/s.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运动的小球在第1s内位移1m,在第2s内的位移为2m,在第3s内的位移为3m,在第4s内的位移为4m,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小球在第3s初至第4s末的平均速度是3.5m/s
C.小球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小球在这4s内一定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v=1+2+3+44=2.5m/s.故A正确.
B、小球在第3s初至第4s末的平均速度是.v3=3+42=3.5m/s;故B正确.
C、小球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因为不知小球做何种运动,所以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不确定.故C错误.
D、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无法判断小球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则它的速度越大
C.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则它的加速度越大
D.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解答:A、根据伽利略理想斜面的实验可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但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关键要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可通过实例理解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m/s?39?m/s
B.8?m/s?38?m/s
C.12?m/s?19.5?m/s
D.8?m/s?13?m/s
参考答案: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2t3,
则t=0s时,坐标x0=5m,t=2s时,坐标x2=21m.t=3s时,坐标x3=59m.
质点在t=0到t=2s间的位移△x=x2-x0=21m-5m=16m,平均速度v=xt=m/s=8m/s.
t=2s到t=3s间的位移△x=x3-x2=38m,平均速度v=xt=m/s=38m/s.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物体从A运动到B,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设全程的运动时间为2t,则前半时间位移v1t,后半时间的位移是v2t;
故全程的平均速度:.v=v1t+v2t2t=v1+v22;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