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时,一定有弹力存在
B.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弹力大小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挤压、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可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解答:A、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中,必须接触挤压,所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故A正确.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故B错误.
C、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无关,比如:手握竖直的酒瓶匀速前进,静摩擦力向上(与重力平衡),运动方向向前,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知道力与运动方向相同,该力为动力,力与运动方向相反,该力为阻力;同时要明确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物理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我们学习过的重力、弹力
[? ]
A.都属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
B.重力属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弹力属于弱相互作用
C.重力属于强相互作用,弹力属于弱相互作用
D.重力属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弹力属于电磁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B,使三者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物体A对物体B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
B.物体B对物体C有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
C.桌面对物体A有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
D.桌面和物体A之间没有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别对图中的多个物体进行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可得出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由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
解答:A、对BC分析可知,BC水平方向受向右的拉力而产生向右的运动趋势,故A对B有向左的静摩擦力;故A正确;
B、对C受力分析可知,C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C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C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由于整体向右运动,故A相对于地面有向右的运动,故A受到地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评:对于摩擦力的判断首先要明确物体受到的时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然后再根据两种摩擦力的不同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两人都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秤的两端,两拉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当弹簧秤静止时,它的读数是
A.200N
B.100N
C.0N
D.50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弹簧秤的示数显示弹簧秤受到的拉力大小.弹簧秤两端同时受到大小均为100N且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水平拉力作用,弹簧秤的示数等于一端拉力的大小.
解答:弹簧秤两端同时受到大小均为100N且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水平拉力作用,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一端拉力的大小,即为100N.
故选B
点评:本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弹簧秤的示数等于两端拉力之和,其实一端的拉力相当于将弹簧秤一端固定的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在其几何中心
D.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可能随之改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重心就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
解答:
A、重心就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故A错误.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环外.故B错误.
C、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还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故C错误.
D、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所以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可能随之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重心的理解,抓住重心与两个因素有关是关键.基础题,不应失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