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物理试卷《匀变速直线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六)
2018-10-13 00:33:21
【 大 中 小】
1、简答题 在一段限速为40km/h的平直街道上,一辆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车后车轮在路面上滑动并留下9.0m长笔直的刹车痕,如图所示.从监控录像中得知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s.请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车刹车前的速度,并判断该车有没有超速行驶.

参考答案:设初速度为V0,S=V02?t 解得V0=2St, 代入即V0=12m/s=43.2km/h 由于V0=43.2km/h>40km/h,说明已超速行驶. 答:该车已超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受一水平方向的恒力F的作用,由静止开始无摩擦地运动,水平位移为s,则物体所具有的动能为( ) A.0 B.Gs C.Fs D.(G+F)s
参考答案:根据动能定理得:Fs=Ek-0. 则物体所具有的动能:Ek=Fs.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m=l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现将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 )(g=10m/s2)
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B.t=4s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t=15s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D.AB间距离小于BC间距离
|

参考答案: A、B、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a1=△v△t=83m/s2,若t=6s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时,B点的速度为 vB=a1t=83×6s=16m/s>12m/s.所以 从而判断出第6s已过B点.是在3s到6s之间经过B点.所以最大速度应大于12m/s.故AB错误. C、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a2=△v△t=8-129-6=-43m/s2. 设物体在斜面上滑行时间为t1,从斜面底端到速度为12m/s的时间为t2. 根据运动学公式:a1t1+a2t2=12,t1+t2=6,解出t1=5s,则知经过4s到达B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 v=a1t=83×5m/s=403m/s. 设t时刻停在C点,则得:t′-t1=0-vBa2,则得:t′=t1+0-vBa2=5s+0-403-43s=15s,故C正确. D、AB段的长度为 xAB=vBt12=162×4m=32m.BC段长度为xBC=vB2(t′-t1)=162×(12-4)m=64m,则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在0~2s内的加速度小于5~6s内的加速度
|
参考答案:
A、在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返回.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大小,得到最远距离为s=(2+5)×102m=35m.故A错误;
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x1=35m,5-6s的位移x2=-5m,总路程为40m.故B正确.
C、由面积法求出0-4s的路程为s=30m,平度速率为:v=xt=7.5m/s.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0~2s内图象的斜率小于5~6s内的斜率;故在0~2s内的加速度小于5~6s内的加速度;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卡车原来用10m/s的速度匀速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程用了12s。求: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2s末及10s末的瞬时速度。
参考答案:(1)-1m/s2 ?2m/s2(2)8m/s? 6m/s
本题解析:以初速度
方向为正方向
(1)匀减速时
匀加速时:
由此可得:
又
,
得
,
则

(2)2s末:
10s末:
点评:弄清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利用各阶段的加速度和时间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