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伍德(G?Atwood1746-1807)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某同学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后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所示.
(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步骤:
①将质量均为M(A的含挡光片、B的含挂钩)的重物用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测量出______(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
②在B的下端挂上质量为m的物块C,让系统中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t.
③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计算有关物理量,验证守恒定律.
(2)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4)验证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突发奇想:如果系统(重物A、B以及物块C)的机械能守恒,不断增大物块C的质量m,重物B的加速度a也将不断增大,那么a与m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a随m增大会趋于一个什么值?
请你帮该同学解决,
①写出a与m之间的关系式:______(还要用到M和g)
②a的值会趋于______.

2、简答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倾角θ=37°的轨道末端有一段很短的光滑小圆弧,可使钢球从离地H的高度处水平飞出.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静止释放,测出相应的钢球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s:

(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______(用H、h表示),该同学根据理论值在图(2)中做出了s2-h关系图象.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2)的坐标纸上做出实验所得的s2-h关系图.
h(10-1m)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s2(10-1m2) 2.60 3.90 5.20 6.50 7.80
|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图象,自同一高度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实际速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理论值.
(4)该同学通过分析确定是因为轨道的粗糙造成了实验得到的图象与理论图象有较大的差异,请根据两个图象算出倾斜轨道与钢球间的动摩擦因素μ=______.
3、实验题 《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摆锤每次都必须从摆锤释放器的位置以不同的速度向下运动
B.必须测定摆锤的直径
C.摆锤下落的高度可由标尺盘直接测定
D.定位挡片的作用是改变摆锤的机械能
(2)某同学实验得到的数据界面如图(b)所示,在数据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仔细研究数据发现,摆锤从A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点,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 99cm,70.18cm,77. 76cm,85. 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J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J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填空题 甲、乙两图均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

(1)采用装置______(填“甲”或“乙”)更好一些.
(2)打点计时器必须接______(填“高压”或“低压”)交流电源.
(3)丙图是采用较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得到的纸带,如果发现打下的第1、2两点之间的距离大约为4mm,这是因为实验时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