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测出蹦极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对弹性绳的拉力大小F1,某同学先记录运动员到达最低点的位置,再用测力装置将弹性绳缓慢拉至该位置,读出测力装置的示数F2,则F1与F2大小相等,建立下列概念时,研究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是( )
A.磁感线
B.瞬时速度
C.电场强度
D.合力与分力
参考答案:“磁感线”采用假想法、“瞬时速度”采用微元法,而“电场强度”则是比值定义的方法.而“合力与分力”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与题中的等效替代相符.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5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现将大小未知的第三个力撤掉,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0.2m/S2
B.1.2m/S2
C.2.2m/S2
D.3.2m/S2
参考答案:由于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其中的任何一个力的大小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相等,所以撤掉第三个力后,另外的两个合力的大小范围为2N≤F合≤14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的大小范围为0.4m/s2≤a≤2.8m/s2,所以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B.楞次找到了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的规律
C.布朗发现了扩散现象
D.达尔文提出了热力学温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其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A错误;
B.可以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B正确;
C. 1827年,苏格兰植物学家R·布朗发现水中的花粉及其它悬浮的微小颗粒不停地作不规则的曲线运动,称为布朗运动。布朗发现了扩散现象,C正确;
D.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量之一,热力学温标的标度,符号为T,单位是“开尔文”,英文是“Kelvin”简称“开”,国际代号“K”,开尔文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Lord Kelvin而命名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记物理学史,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值为25N,最小值为15N,则这两个力分别为____ N、____N。
参考答案:20? 15
本题解析:最大时二力同向F
+F
=25,最小时二力反向F
-F
=15,解得F
=20,F
=15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已知F1="3" N,F2="5" N,那么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A.2 N
B.5 N
C.6 N
D.10 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二力合成的范围公式
得到合力的范围为2N到8N,ABC错,10N不在范围之内,D对。
点评:学生明确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