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Q是一个带半圆形轨道的物体,固定在地面上,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A.b两端点等高。金属块P从H高处自由下落,滑过Q从b点竖直上升,到达的最大高度是H / 2。当它再次落下,滑过Q后,
A.恰能到达a点
B.能冲出a点
C.不能到达a点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金属块P两次滑过Q的弧形槽经过的路程是相同的,关键要看滑动摩擦力是否相同。滑动摩擦力是与压力大小成正比的,而在圆周运动中,压力大小又与运动速度有关,第一次滑过Q时,是从H高处下落的,到达a点时速度较大,而率二次滑过Q时,是从H/2高处下落的,到达b点时速度较小。
虽然两次滑过Q的过程都是变速运动,我们无法定量计算,但定性关系还是应该清楚的)用较大的速度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较大,因此弧形槽对金属块的支持力较大,即压力较大,从而滑动摩擦力也较大,因此第一次滑过Q的过程,克服摩擦力较多,消耗的机械能也较多,它恰等于mgh/2,第二次则速度较小,摩擦力也较小,克服摩擦力做功也较少,因此消耗的机械能必小于mgh/2,即它滑过Q后尚有动能存在,因此会冲出b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与另一个质量为M=2.7kg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细绳恰好水平,其长度
,p点与滑轮的连线与直杆垂直(如图所示).现将滑块m从图中O点由静止释放,(整个运动过程中M不会触地,g=10m/s2)。则滑块m滑至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
B.5m/s
C.
D.2m/s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滑块滑到P点时,由几何知识可知连接滑块的细线与杆垂直,设滑块此时的速度为u,此时物体M的速度恰好为零,有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应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注意分析两物体发生的位移并不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所示,斜面轨道A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BD为半径R=4m的圆弧形轨道,且B点与D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在B点,轨道AB
与圆弧形轨道BD相切,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且处处光滑,在A点处一质量m=lkg的小球由静止滑下,经过B、C点后从D点斜抛出去,最后落在地面上的S点时的速度大小
=8m/s,已知A点距地面的高度 H=10m,B点距地面的高度h=
5m,设以MDN为分界线,其左边为一阻力场区域,右边为真空区域,g取10m/s2,cos
=0.6,求:
(1)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为多大?
(2)小球经过圆弧轨道最低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设小球从D点抛出后,受到的阻力
与其瞬时速度方向始终相反,则小球从D点至S点的过程中,阻力
所做的功为多少? 
参考答案:(1)
?(2分)?
?(1分)
(2)
?(1分)
?
?(1分)
?(1分)
?(1分)(向上)(1分)
?(1分)(向下)(1分)
(3)
?(1分)?
(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设风对雨滴持续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雨滴质量越大,下落时间将越短
B.雨滴下落时间与雨滴质量大小无关
C.同一雨滴风速越大,着地时动能越小
D.同一雨滴风速越大,着地时动能越大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滑板曰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 m,这段滑板与木块彳(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小木块以速度v0="10" m/s由滑板左端开始沿滑板a表面向右运动.已知木块a的质量m="l" kg,g取10m/s2.求:
①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
②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参考答案:(1)2 m/s.(2)39 J.
本题解析:
(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与滑板B具有相同的速度,设为v,从木块A开始沿滑板B表面向右运动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B系统的动量守恒:mv0=(M+m)v?
解得v=
v0.代入数据得木块A的速度v=2 m/s.?
(2)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关系,
最大弹性势能
Ep=
mv02-
(m+M)v2-μmgL?
代入数据得Ep=39 J.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