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个重60 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20 N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为( )

A.0
B.40 N,方向竖直向下
C.40 N,方向竖直向上
D.80 N,方向竖直向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向上的拉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仍然静止在地面上,分析受力可知支持力为mg-F=40N,方向竖直向上,故选C
点评:难度较小,处于静止的物体合外力为零,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了一些数据,其中的一组数据如下所示。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时,将摆线平放,如图 (A)所示,刻度尺读数是?cm ,
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卡尺游标位置如图(B)所示,可知摆球直径是?__cm,
如图所示测出的摆长?(偏大,偏小),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2)该同学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C所示,则秒表所示读数为?s。单摆的周期是?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D所示,
与L的关系式
=_?_,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_?__,再由k可求出g=_?__。


(4) 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未挂小球就测量绳长,然后与小球半径相加作为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
参考答案:(1)99.00,1.940,偏小,将系小球的摆线悬挂后测量
(2)57.1,1.90
(3)
,4,9.86
(4)AB
本题解析:(1)本小题考查长度的测量,在读数时注意估读(2)秒表的最小刻度为0.1s,大圈量程为30s,小圈量程为15分钟,由周期公式T=t/N,N为全振动次数(3)
可见,周期的平方与绳长L成正比,斜率k为
,可求出g(4)由
可判断本题选AB
本题难度:一般
来源:91exam .org 3、实验题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三名同学分别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把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 – F关系图线分别如图
(乙)a、b、c所示。


某同学看到a、b、c三个图线,认为都存在误差,则该同学对误差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图线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该同学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B.b图线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该同学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C.c图线出现明显偏离直线的主要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c图线出现明显偏离直线的主要原因是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a图中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当拉力达到一定值时,小车才开始加速运动,b图中不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平衡摩擦力过度,倾斜角过大,使得小车在不用施加拉力的情况下就可以加速运动,c图中明显偏离直线的原因是因为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所以A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同学在探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加速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隔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点2,3之间的距离s3=30.0mm,点3,4两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

(1)2,3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
(2)打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m/s,
(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参考答案:(1)0.1s?(2)0.39m/s?(3)
本题解析:(1)纸带上相邻的打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2,3两计数点间有5个时间间隔,即2,3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2)打点3时小车的速度等于2,4点间的平均速度,即
;
(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点评:熟练掌握公式
和
的应用,知道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点左右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求平均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在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

(1)这三组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用重锤取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先计算出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_________,接着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数起,数到图中B点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他用vB=gt计算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这样他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小量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OC;(2)1.22m,1.23m,小于,实际测得的高度比自由落体对应下落的高度小
本题解析:(1)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要求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OC段:15.7,应记作15.70cm.
(2)重力势能减小量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来求B的速度大小:
由于物体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因此动能的增加量小于势能的减小量,
(3)
即: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小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v是按照自由落体计算的,实际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有阻力,对应的下落高度比实际测得的高度要大.
点评:正确解答实验问题的前提是明确实验原理,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分析所需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所测数据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