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沿弹性绳建立x轴,A、B、C为绳上的质点。一简谐横波正在沿着x轴的正方向传播,振源的周期为0.4s,波的振幅为0.5m,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在t0+0.6s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正处于波谷
B.质点A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C.质点B正处于波峰
D.质点C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应用波动演示仪的演示实验中,明显观察到,开始所有质点在同一直线(平衡位置),当第一个质点(红色) 振动一个周期T时,沿波的传播方向止,恰好传播到第十三个质点(红色),此恰为一个波长λ, 因此可以推论为:若某一质点振动了T,则从此质点开始波前进了λ的距离。其实此结论若用公式推导则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我们都知道v=λ/T,若波源作简谐振动的时间Δt=T,则传播距离为Δs=vΔt=(λ/T)×T=λ。本质一点儿说, 这便是振动和波的关系,它揭示了质点振动的“时间”与波传播的“空间”的对应关系。
有一类关于波动图像习题,要求学生能正确应用正(余)弦函数方面的知识熟练画出经过Δt时间后的波形图。据上述的推论可知波前进了Δs,然后把整个波形平移Δs即得到结果,此之谓平移法。如下图中实线为t1时刻波形,求画t2时刻的波形。由于Δt==t2-t1,因此把实线波形右移Δs得t2时刻波形。(图中虚线)

据上述说法,不难得出Δt=0.6s=1.5T,则应该把题中的波形向x正方向平移Δs=1.5λ,得下图,则易知A、B、C在t0+0.6s时刻的位置,从而知A在平衡位置正向上运动,B在波谷瞬间静止,C在平衡位置正向下运动。因此B答案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s,如图甲所示。振动从质点1开始向右传播,质点1开始运动时的速度方向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关于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周期
B.这列波的周期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D.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由图知t时刻第13个质点速度方向向下,说明第13个质点已振动半个周期,1质点已振动2个周期,即t=2T,B正确,A错。又λ=8s?所以
,D正确C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面为某一波的图象和该波上一质点P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正确的是( )
A.Q点速度向y轴正方向
B.P点振幅为10cm
C.波向右传播,v=10m/s
D.波向左传播,v=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