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滑动摩擦力》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 参考答案:人的加速度斜向上,将加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方向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物块和长木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由题意可知,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故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只能等于F;故AB均错误;
C、由于不知道两物体之间,及M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故无法确定,F>μ2(m+M)g时,木板是否开始运动;故C错误;
D、若M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F时,M有可能开始运动;而此时F有可能小于μ1mg;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和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试验方案.
(1)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方案______更易于操作.
简述理由______.
(2)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当甲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
参考答案:(1)由图示实验可知,甲方案中拉动物体A,不需要控制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弹簧测力计静止,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
乙方案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A,需要控制A做匀速直线运动,难于控制A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当面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难于准确读数,因此甲方案更易于操作.
(2)由题意可知,在甲方案中,两物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即N=150N,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等于两物体接触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即f=60N.
由公式f=μN得,动摩擦因素μ=fN=60N150N=0.4.
故答案为:(1)甲;因为甲方案拉木块时不需要匀速拉动;(2)0.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子弹从a位置开始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当它达到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即a位置),设整个运动过程中,子弹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则上升运动过程中,子弹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加速度的变化是( )
A.空气阻力变小,加速度变小
B.空气阻力变小,加速度变大
C.空气阻力变大,加速度变小
D.空气阻力变大,加速度变大
参考答案:上升运动过程中,子弹做减速运动,由于子弹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则子弹所受的空气阻力变小,合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加速度变小.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足够长的静止水平木板上。如图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拉力F从0开始逐渐增大。经实验绘制出摩擦力F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0.78 kg。
(1)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0角斜向右上方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 2.0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丙所示,则F"为多大? (取sin370=0.6,cos370=0.8)
参考答案:解:(1)由图乙可知,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3.12N
由Ff=μFN,得。
(2)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FN、拉力F和摩擦力Ff作用, 将F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Fcosθ-Ff=ma
Fsinθ十FN=mg
Ff=μFN
联立各式得:F=4. 5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高频考点《动能与重力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