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汽车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有三个斜面1、2、3,斜面1与2底边相同,斜面2和3高度相同,同一物体与三个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若物体分别沿三个斜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时,三种情况下物体( ) |
参考答案:设斜面和水平方向夹角为θ,斜面长度为L,则物体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mgμLcosθ.Lcosθ即为底边长度.
A、物体下滑,除重力外有摩擦力做功,根据能量守恒,损失的机械能 转化成摩擦产生的内能.
由图可知1和2底边相等且小于3的,故摩擦生热关系为:Q1=Q2<Q3,所以损失的机械能△E1=△E2<△E3
故A错误.
B、设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得:mgh-mgμLcosθ=12mv2-0,根据图中斜面高度和底边长度可知滑到底边时速度大小关系为:v1>v2>v3,故B错误.
C、到达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sinθ,由于v1>v2>v3,θ1>θ2>θ3,所以P1>P2>P3,故C正确.
D、沿斜面运动的时间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轮子的半径均为R=0.20m,且均由电动机驱动以角速度w=8.0rad/s逆时针匀速转动,轮子的转动轴在同一水平面上,轴心相距d=1.6m.现将一块均匀木板轻轻地平放在轮子上,开始时木板的重心恰好在O2轮的正上方,已知木板的长度L>2d,木板与轮子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6(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木板的重心恰好运动到O1轮正上方所需的时间是( )
A.1s
B.0.5s
C.1.5s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轮子的线速度v=Rω=0.2×8m/s=1.6m/s,木板的加速度a=μg=1.6m/s2,当木板达到轮子线速度所经过的位移x=v22a=1.622×1.6m=0.8m<1.6m,知木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1=va=1.61.6s=1s,位移为0.8m,则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2=1.6-0.8m=0.8m,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2=0.81.6s=0.5s,所以运动的总时间t=1.5s.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小明同学正常情况下的百米赛跑成绩为11s,跑步时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0m/s。在学校最近的一次运动会上,他正常起跑、加速、达到最大速度,可惜一不小心突然摔倒在地,他花了0.8s爬起然后继续完成比赛,但由于受伤,他起跑的加速度和最大速度都只能达到正常情况下的80%,结果比赛成绩是14.8s。小明起跑时可看作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后可看作匀速,忽略摔倒时前进的距离。试求:
(1)小明在正常情况下的起跑加速度;
(2)小明摔倒处离终点的距离。
参考答案:(1)5m/s2?
(2)8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 5t + 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改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vot+ 1/2at2与题目中s=5t+t2?对比去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的其它公式去求解.A、第1s内的位移是x =6m,故A错误;
B、前2s内的位移x=14m,平均速度是7m/s,故B错误;
C、第1秒内的位移是6m,第2秒内的位移是8m,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2m.
∵该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2m,故C错误;
D、∵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为s=5t+t2?
∴vo=5m/s,a=2m/s2
∵该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任意相邻1s内速度增量都是△v=at=2m/s,故D正确;
点评:该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变压器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