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0,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OA、OB、OC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
A.钩码的个数N1=N2=2,N3=5
B.钩码的个数N1=N2=3,N3=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4,N2=5,N3=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某组同学以表示F1、F2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得到F合,并在图中画出表示竖直方向的虚线,你认为图中图__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参考答案:(1)对O点受力分析

OA? OB? OC分别表示三个力的大小,由于三共点力处于平衡,所以0C等于OD.因此三个力的大小构成一个三角形.
A、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由于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则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错误;
B、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则三力为边构成等腰三角形,故B正确;
C、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则三力为边构成等边三角形,故C正确
D、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故可以构成三角形,故D正确.
故选BCD.
(2)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通过作受力图.所以先明确受力点,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做好记录,是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需要记录O点位置,OA、OB、OC三段绳子拉力的大小与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本实验是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应将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合力,与真实的合力进行比较而去判断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在实验中,实际合力一定与AO在同一直线上,由于误差的存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合力理论值与实验值不会完全重合的,故甲图正确.
故答案为: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历史上第一个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托里拆利
C.牛顿
D.卡文迪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历史上第一个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足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参考答案:(1)BD
(2)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大小分别为1N,2N,3N,4N,5N,6N的六个力共同作用于一点,其方向互成60°的角,则其合力大小为( )
A.0
B.1N
C.2N
D.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