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氡原子核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元素A、B的质量之比mA:mB为
[? ]
A.30:31
B.3:30
C.1:2
D.2: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带电的验电器在放射线的照射下电荷会很快消失,这是因为射线具有一定的______作用的缘故.放射线对人体有伤害,因此在作示踪原子时,应选择半衰期较______(选填“长”或“短”)的放射性元素.
参考答案:电子吸收光子得到能量,可以克服核的束缚,发生了电离;选择半衰期较短的,在很短的时间放射性原子就衰变成没有放射性的原子,对人体辐射时间少.
故答案为:电离,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92年1月初,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应邀访日,在欢迎宴会上,突然发病昏厥.日本政府将他急送回国,回国后医生用123I进行诊断,通过体外跟踪,迅速查出病因.这是利用了123I所放出的(? )
A.热量?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α射线、β射线及γ射线中,γ射线穿透本领最大.123I的半衰期较短,可以迅速从体内消除,不至于因为长时间辐射而对身体造成损害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熟悉示踪原子的原理;同位素的放射性原子于其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可以代替其同位素在化合物中的位置,但其具有放射性,可以通过监测仪器检测到这种物质的变化,所以称为示踪原子。属于常考知识点应熟练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是太阳高层大气含有的元素全部吸收了它自己特征谱线的太阳光造成的
B.由巴尔末公式确定的氢原子谱线只在可见光区
C.衰变过程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
D.波尔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把电子的运动仍然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
参考答案:A、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是由于太阳大气层中相应元素的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形成的.故A错误
B、巴尔末公式描述的光谱就是氢原子从n能级向2能级跃迁放出的.故B正确
C、衰变过程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故C正确
D、波尔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把电子的运动仍然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故D正确
故选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