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右端封闭,开口向下竖直放置,长L的横管中充满汞液,封住长L的右管中的气柱.不计温度变化,大气压强为P0.今将管晃动后又静止在竖直位置时,发现汞柱可能向右管移动些,也可能向左管移动些,也可能恢复原状.试指出与前二类情况对应的L的值.

参考答案:
当L>P0时,x>0,汞柱向右管移;当L<P0时,x<0,汞柱向左管移
本题解析:
设晃动后汞柱向右管移动x后又静止.如图(2),研究右管中被封住的气柱,因温度不变,所以有(P0+x)(L-x)S=P0LS (1)
(式中大气压的单位采用厘米汞柱)
-x2+(L-P0)x+LP0=P0L (2)
x2=(L-P0)x
x1=L-P0;x2=0(舍去)
可见,当L>P0时,x>0,汞柱向右管移;当L<P0时,x<0,汞柱向左管移.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如图所示是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的气体实验装置,开始时封闭的空气柱长度为3 cm,此时气压表显示容器内压强p1=1.0×105 Pa。求:
(1)将活塞缓慢向下推动,直到封闭空气柱长度变为2 cm时,气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2)将活塞快速向下推动,若在压缩气体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1.5 J,气体放出的热量为1.4 J,那么活塞对气体做的功是多少?

参考答案:解:(1)缓慢压缩时,气体温度不变,L0=3 cm,L=2 cm,p0=1.0×105 Pa
设被压缩后气体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有:p0L0S=pLS
解得:p=1.5×105 Pa
(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W+Q
W=ΔU-Q=1.5-(-1.4)=2.9 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7分)用传统的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不好判断是否已经打足了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在传统打气筒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的改装(示意图如图所示):圆柱形打气筒高H,内部横截面积为S,底部有一单向阀门K,厚度不计的活塞上提时外界大气可从活塞四周进入,活塞下压时可将打气筒内气体推入容器B中,B的容积VB=3HS,向B中打气前A、B中气体初始压强均为p0,该组同学设想在打气筒内壁焊接一卡环C(体积不计),C距气筒顶部高度为h=H,这样就可以自动控制容器B中的最终压强.

求:①?假设气体温度不变,则第一次将活塞从打气筒口压到C处时,容器B内的压强是多少?
② 要使容器B内压强不超过5p0,h与H之比应为多少?
参考答案:(1) pB=1.2p0? (2) 
本题解析:①第一次将活塞从打气筒口压到C处时,设容器B内的压强为pB,C距低部H-h=H/3,由玻意耳定律得p0(VB+HS)=pB(VB+HS/3)?(2分)
解得? pB=1.2p0?(1分)
②对打气筒内的气体,要使容器B内压强不超过5p0,意味着活塞从顶端下压至C处时,打气筒C处以下的压强不能超过5p0,由玻意耳定律得? p0HS=5p0(H-h)S?(2分)
解得?
?(2分)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长为h的水银柱,将管内气体分为两部分,已知l2=2l1。若使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管内水银柱将如何运动?(设原来温度相同)

参考答案:解:水银柱原来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即此时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差△p=P1-P2=h。温度升高后,两部分气体的压强都增大,若△P1>△p2,水银柱所受合外力方向向上,应向上移动,若△P1<△P2,水银柱向下移动,若△p1=△P2,水银柱不动。所以判断水银柱怎样移动,就是分析其合力方向,即判断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哪一个增大得多。
(1)假设法:
假设水银柱不动,两部分气体都做等容变化,分别对两部分气体应用查理定律:
上段:
,所以
,
下段:
又因为△T2=△T1,T1=T2,P1=P2+h>P2
所以△P1>△P2,即水银柱上移
(2)图象法:
在同一p-T图上画出两段气柱的等容线,如图,因为在温度相同时,P1>P2,得气柱l1等容线的斜率较大,当两气柱升高相同的温度△T时,其压强的增量△P1>△P2,所以水银柱上移

(3)极限法:
由于P2较小,设想P2=0,即上部为真空,升温 则p1增大,水银柱上移,降温下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长为L=57cm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玻璃管内,用4cm高的水银柱封闭着51cm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均为33℃ ,大气压强p0=76cmHg.

①若缓慢对玻璃管加热,当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刚好相平时,求管中气体的温度;
②若保持管内温度始终为33℃,现将水银缓慢注入管中,直到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相平,求此时管中气体的压强。
参考答案:①T2=318K②P2=85cmHg
本题解析:①设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以管内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 气体经等压膨胀:
初状态:V1=51S,T1=306K
末状态:V2=53ST2=? (1分)
由盖—吕萨克定律:
(2分)得T2=318K (1分)
②当水银柱上表面与管口相平,设此时管中气体压强为P,水银柱的高度为H,管内气体经等温压缩:
初状态:V1=51S P1= 80cmHg (1分)
末状态:V2?=(57-H)S P2="(76+H)" cmHg (1分)
由玻意耳定律:P1 V1 =P2V2?(2分)
得 H=9cm(1分)
故P2=85cmHg(1分)
考点: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