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质点的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
C.一个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要看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D.一个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看做质点,在另外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做质点
参考答案:A、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能否看作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物体是否静止无关,故B错误;
C、能否看着质点要看研究的具体问题而定,并非一概而论,故C正确;
D、一个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如果在另外的情况下体积、大小不能忽略,则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很小的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
B.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C.体积很小的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D.同一物体有时可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参考答案:A、原子核很小,质量很小,但在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等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所以A错误.
B、体积很大的物体也可以看成质点,这要看分析的是什么问题,比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的时候,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B错误;
C、原子核很小,体积很小,但在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等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所以C错误.
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所以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的甲、乙、丙三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则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由于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故甲一定在匀速下降;又由于乙看到甲匀速上升,故乙一定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下降的速度比甲要大,即v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静止或下降或上升,且下降时小于乙的速度;因为甲又看到丙匀速上升,说明丙可能静止,也可能下降,且其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故ABC都是正确的,D不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整“神舟九号”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B.以太阳为参考系,润扬长江大桥是静止的
C.伽利略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打羽毛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在先,球对球拍的作用力在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这个物体就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了运动.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丙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一定是运动的.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研究,其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彼此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A.调整“神舟九号”飞船的飞行姿态时,飞船的形状需要考虑,不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B.以太阳为参考系,润扬长江大桥随地球是运动?
C.伽利略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打羽毛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
故C正确。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甲、乙两名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机上先后跳下,在打开伞前的一段时间内,忽略空气阻力,后跳的运动员乙看到甲的运动情况是
A.向下匀速运动
B.静止不动
C.向下匀加速运动
D.向下变加速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打开伞前的一段时间内,两个运动员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故加速度相同,假设相隔时间△T跳下,则△v=g?△T,即甲与乙的相对速度是一定的;故以乙为参考系,甲以△v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