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线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车在0-b时间内始终作匀减速运动
B.乙车在a-b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不变
C.两辆汽车在a时刻相距最远
D.甲车在c时刻被乙车追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此题应先分析甲乙物体实际运动情况,后利用图象的物理意义解决问题.
解答:甲一直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O-a先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沿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d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时刻甲乙速度相同,由面积法可知相距最远,故A、C、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跳伞员从350m高空跳伞后,开始一段时间由于伞没有打开而做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张开时间不计)后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伞员自由落体中的下落高度为60m
B.跳伞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43m/s
C.跳伞员加速运动时间约为3.4s
D.跳伞员在312m高处打开降落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运动员先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之和等于高度,根据运动学公式表示出两端位移后求和求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和位移,以及知道打开降落伞时距离地面的高度.
解答:设自由下落时间为t1,自由下落距离为h1,
=
开伞时速度为v1;
v1=gt1=10t1
开伞后减速运动时间为t2,减速下落距离为h2


∵h1+h2=350m
∴解得:
.
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v=gt1=34m/s.
自由下落的高度h=
.
跳伞员打开降落伞时距离地面的高度h′=350-59m=291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多过程问题,在分别研究各个运动过程的基础上,关键是寻找各过程之间的关系,如位移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飞机以恒定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飞行,距地面高为H,在飞行过程中释放一枚炸弹,假设炸弹着地即刻爆炸,爆炸声向各个方向传播的速度为V0,空气阻力不计,求:
(1)释放炸弹后经多长时间飞行员可听到爆炸声。
(2)试分析飞机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时飞行员不可能听到爆炸声。
参考答案:(1)炸弹从A处落下做平抛运动,飞机继续做匀速运动,当炸弹到C处爆炸时,飞机在C处的正上方D,当爆炸声向四周匀速直线传播,传到B处时飞机恰也到达B处,如图,设炸弹抛出落地时间为t1,爆炸声从地面传到飞行员的时间为t2,则

?(3分)
由几何关系有:(Vt2)2+H2=(V0t2)2?(3分)
而? t = t1+t2?(3分)
所以
?(3分)
(2)当V≥V0时飞行员不可能听到爆炸声。(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所示的s-t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恒定不变,速度-时间图象是水平的直线.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A、图象的斜率为负常数,即物体向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B图表示静止,故B错误;
C、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表示速度越来越小,故C错误.
D、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大,表示速度越来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既要理解位移-时间图象上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也要理解好速度-时间图象的点、线、面的物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运动,那么,在这连续的3个1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3:5
B.5:3:1
C.1:2:3
D.3:2: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 位移之比为1:3:5.本题采取逆向思维判断在这连续的3个1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
解答: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运动,逆过来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知在这连续的3个1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5:3:1.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本题运用逆向思维解决比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