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动能定理及应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2019-03-16 01:42:27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如图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带正电的物体沿绝缘水平板向右运动,经过a点时动能为100J,到b点时动能是经过a点处动能的1/5,减少的动能中有3/5转化为电势能,那么,当它再经过b点时的动能为( ) A.4?J B.7.2?J C.12?J D.20?J
| 
参考答案:设物体向右运动到c点静止,然后返回,ab间距离为x1,bc间距离为x2,则由动能定理得: -(f+qE)x1=-45Ek0=-80 J -(f+qE)x2=-15Ek0=-20 J 所以x2=x14 又qEx1=(45Ek0)×35=48 J 则qEx2=14×48=12 J,即由b到c,电势能增加12 J,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fx2=8 J. 因此,由b到c再回到b的过程中,-2fx2=EkB′-EkB 所以EkB′=EkB-2fx2=15Ek0-2fx0=20-16=4 J.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用水平力F使一个质量为M的木箱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冰道上移动了s,木箱与冰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求木箱获得的速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解:Fs-umgs -0 所以? 本题考查的是动能定理问题,利用动能定理合外力做功等于木箱动能的增加量,可以求出木箱获得的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在一个水平面上,建立x轴,在过原点O垂直于x轴的平面右侧空间有一匀强电场,场强E=6×105N/C,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在O处放一个带电量 ,质量m=10g的绝缘物块,物体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μ=0.2,沿x轴正方向给物块一个初速度v0=2m/s,如图10,求:(g取10m/s2)
 ⑴ 物块向右运动的最远点到O点的距离x1; ⑵ 物块停止时距O点的距离x2。
参考答案:(1)0.4m? (2)0.2m
本题解析:(1) 物体向右减速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2)当物体向右速度减为0时,由于电场力大于摩擦力,将向左先加速后减速,对向左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点评: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牵扯到动能变化时通常用动能定理求解比较方便,在分析问题时分清物理过程是非常关键的。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如图,箱子A连同固定在箱子底部的竖直杆的总质量为M=10kg。箱子内部高度H=3.75m,杆长h=2.5m,另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铁环B套在杆上,从杆的底部以v0=10m/s的初速度开始向上运动,铁环B刚好能到达箱顶,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在铁环沿着杆向上滑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2)在给定的坐标中,画出铁环从箱底开始上升到第一次返回到箱底的过程中箱子对地面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写出简要推算步骤) (3)若铁环与箱底每次碰撞都没有能量损失,求小环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止在箱底,所走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 
参考答案:解:(1)由动能定理:-mgH-fs=0- mv02,f=10N (2)第一次到达杆顶用时t1,速度为v1,第一次离开杆顶到返回杆顶用时t2,第一次滑到杆底速度为v2,在杆上滑下用时t3 v1= =5m/s t1= = s t2= =1s 由动能定理:mgH-fh= mv22 v2=5 m/s t3= =( -1)s=0.41s 图上画对0~ s:N1=Mg-f=90N
s~1 s:N2=Mg=100N 1 s~( + )s:N3=Mg+f=110N (3)小环能升到杆顶所需要的能量为E0=mgh+fh=2×10×2.5+10×2.5=75J 小环第一次滑到杆底的机械能为E2:E2= mv02-2fh=50J E2<E0,所以小环只能越过杆顶一次 设小环在杆上反复滑行的总路程为s 由动能定理得:s=10m s总=2(H-h)+s=12.5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简答题 如图所示,将质量m=2kg的一块石头从离地面H=2m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并陷入泥中h=5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

参考答案:石头从静止到停止作为研究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h)-fh=0-0 解之得:f=820N 答: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为820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