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珠的直径,由图可知小钢珠的直径是 mm。
参考答案:小钢珠的直径是6.124 mm。 (6.123~6.125mm)
本题解析:主尺读数为6mm,可动刻度为12.4×0.01mm,读数为6mm+12.4×0.01mm=6.124 mm
考点: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注意螺旋测微器的最小刻度代表的含义,先读主尺在读可动刻度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4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
,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
= cm,
= 

参考答案:2.25 6.860
本题解析:由图得主尺读数为2.2cm,游标尺读数为
,所以圆柱体的长度为2.2+0.05cm=2.25cm;由图得主尺读数为6.5mm,可动刻度读数为
,所以圆柱体的直径为6.5+0.360mm=6.860mm。
考点: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点评:学生清楚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先读主尺,再读可动部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某次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在装置安装完毕后、闭合电路开关前的示意图。图中A为沙桶和沙,B为定滑轮,C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为纸带,E为电火花计时器,F为蓄电池(电动势为6V),S为开关,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1) ;
(2) ;
(3) 。
参考答案:(1)
与滑块间的细线应水平(或与导轨平行)
(2)滑块
离电火花计时器太远
(3)电火花计时器
应接220 V的交变电,不能接6 V的直流电(每空2分,共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
表:
砝码盘中砝码 的总重力F/N
| 0.196
| 0.392
| 0.588
| 0.784
| 0.980
|
加速度a/(m·s-2)
| 0.69
| 1.18
| 1.66
| 2.18
| 2.70
|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作出a-F的关系图象。

(3)作出的a-F图线明显不通过原点,请你查找实验中引起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16(或0.15);(2)见解析(3)计算系统所受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本题解析:(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所以根据
可得a="0.16" m/s2。
(2)作图结果如右;

(3)图中当F=0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说明计算系统所受合外力时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考点:本题考查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
点评: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处理纸带的问题是力学实验里常见的问题,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求加速度.由于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不等,我们可以采用逐差法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
参考答案:52.35(2分);4.686—4.689
本题解析:游标卡尺读数为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考点:考查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点评:使用游标卡尺时,有两种最基本的读数方法,即“加法法”和“减法法”.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热衷于应用“加法法”读数,其实“减法法”原理更利于学生的理解,解题更加可靠.因为采用“加法法”时读数包含了读毫米整数和毫米小数两个过程,然后相加才是物体的长度;而采用“减法法“时直接用主尺上对齐的毫米整数减去游标对齐刻度线前端的长度即为物体的长度.
螺旋测微器也叫千分尺,读数是由固定刻度读数加旋转刻度读数.固定刻度每小格是0.5mm,而当旋转刻度转动一周时,就会向前或向后移动0.5mm,所以旋转刻度每小格是0.01mm.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