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则
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小
B.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
C.质量大的物体滑行时间短
D.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不一样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动能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两物体加速度相同,由v=at,动能相同质量不同,速度则不同,运动时间不同,质量大的速度小,由
,B对,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量,所以客服摩擦力做功相同,D错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个轮的半径R=0.20m,由电动机驱动以角速度ω=8.0rad/s匀速同向转动,两轮的转动轴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平行,距离d=1.6m,一块均匀木块条轻轻平放在两轮上,开始时木板条的重心恰好在右轮的正上方,已知木板条的长度L>2d,木板条与轮子间的动摩擦因数u=0.16,木板条运动到重心恰好到达左轮正上方所需的时间是(g=10m/s2)
A.1?s
B.0.785?s
C.1.5?s
D.1.75?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v=Rω求出轮子的线速度,木板在轮子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轮子的线速度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
解答:轮子的线速度v=Rω=0.2×8m/s=1.6m/s,木板的加速度a=μg=1.6m/s2,当木板达到轮子线速度所经过的位移
,
知木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s,
位移为0.8m,则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2=1.6-0.8m=0.8m,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s,
所以运动的总时间t=t1+t2=1.5s.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通过物体的受力判断出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来源:91考试 网.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两段质量相等的木料做成的,D是AC边线的中点,F是AB段的中点,G是BC段的中点,E是F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
A.B点
B.D点
C.E点
D.G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先找出每段的重心,再根据两段木料的质量相等,分析判断出尺子的重心位置.
解答:解;由题意知AB的重心在F点,BC的重心在G点,又AB和BC的质量又相等,所以整个曲尺的重心在FG的中心E点,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以利用悬挂法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不分先后,选项A错误.任何情况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大小相等,选项B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以存在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选项C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用力F拉一物体使其以加速度a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力F的水平分量为F1,如图所示.若以与F1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F’代替力F拉此物体,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2,则

A.当该水平面光滑时
B.a’C.当该水平面光滑时
D.a’=a
E.当该水平面粗糙时
F.a’G.当该水平面粗糙时
H.a’>a
参考答案:CB
本题解析:如果水平面光滑,没有摩擦力,则两种情况合外力相同,加速度相同,B对;如果有摩擦力
,第二种情况
则a’<a,C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