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氢原子从n=3的状态跃迁到n=1的状态时,要吸收光子
B.蓝光照射到某金属板表面时能够产生光电效应,则换用强度较低的紫光照射也可发生
C.原子序数大于83的原子核都具有放射性
D.核反应:
中X为中子,a=3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氢原子从n=3的状态跃迁到n=1的状态时,要辐射能量,A错;紫光的频率比蓝光大,因此蓝光照射到某金属板表面时能够产生光电效应,紫光也可以,B对;原子序数大于83的原子核都具有放射性,C对,根据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得D正确,所以本题选择BD。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某考古队发现一古生物骸骨。考古专家根据骸骨中
的含量推断出了该生物死亡的年代。已知此骸骨中
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
的1/4,
的半衰期为5730年。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___________年。
参考答案:1.1×104 (11460或1.0×104~1.2×104均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
X连续经过三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若最后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Y,则新核Y的正确写法是( )
A.Y
B.Y
C.Y
D.Y
参考答案:每进行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进行一次β衰变质量数增加1,电荷数不变,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配平,得到新核Y的正确写法是?(M-12)(Z-4)Y,故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A.γ射线、β射线、α射线
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C.γ射线、α射线、β射线
D.β射线、α射线、γ射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β射线穿透能力居中,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婷用
C0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李、杨二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C0的衰变方程是C0→Ni+e+.其中C0→Ni+e+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
(1)在衰变前C0核静止,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出,衰变产物Ni和e的运动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Ni和e,那么衰变过程将违背______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衰变前核静止动量为零,衰变时不受外力动量守恒,若衰变产物Ni和?0-1e的运动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且衰变产物只有Ni和?0-1e,那么衰变前后动量不守恒,违背了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