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写了以下的实验步骤:
A.在桌上平放一块木板,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白纸的某一点;
C.两条细绳的一端都拴在橡皮条上另一端,两条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的绳套分别套在两个互成角度弹簧测力计的钩上,测力计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记下两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D.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结点,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步骤C中的相等,记下弹簧秤示数F;
E.用毫米刻度尺,按选定的标度作出力F1、F2和F的图示;
F.连接F1、F2、F的末端。
你认为哪些步骤有疏漏或错误,请你补充或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题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___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若实验中交流电频率变为60Hz,但计算中仍引用50Hz,这样测定的加速度将变____________(填“大”或“小”)。该实验中,为验证小车质量M不变时,a与F成正比,小车质量M和砝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
A.M=5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B.M=3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
C.M=500g,m分别为20g、30g、40g、50g
D.M=300g, m分别为30g、40g、50g、60g
若其它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____________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a-F的图线较准确。

4、填空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______;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______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等于”).
(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______.
(3)实验中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Ⅰ、Ⅱ的质量m均为200g.
实验次数 | 小车 | 拉力F/N | 位移s/cm
|
1 Ⅰ 0.1 ______ Ⅱ 0.2 46.51
|
2 Ⅰ 0.2 29.04 Ⅱ 0.3 43.63
|
3 Ⅰ 0.3 41.16 Ⅱ 0.4 44.80
|
4 Ⅰ 0.4 36.43 Ⅱ 0.5 45.56
|
在第1次实验中小车Ⅰ从图乙中的A点运动到B点,请将测量结果填到表中空格处.通过分析,可知表中第______次实验数据存在明显错误,应舍弃.

5、选择题 若已知两个物体间的某种力F与两物体间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即
(k是与r无关的常数)。现要设计实验验证该关系,实验后利用得到的数据作图,利用图象研究F与r的关系,下列四种坐标系应选用的最佳坐标系是
[?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