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如图所示,斜面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质量为m1的小物块A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A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左端M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2挡板B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恰位于滑道上的O点.A与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已知在OM段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A在与挡板B碰撞前瞬间速度v的大小;
(2)物块A在与挡板B碰撞后瞬间速度v 的大小;
(3)弹簧最大压缩量为d时的弹性势能Ep(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参考答案:(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1gh=12m1v2
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绝缘光滑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A、B两个带正电的小球相距为r,带电量分别为4q和q.B的质量为m,在库仑力作用下,两球从静止开始运动:起初,A的加速度大小为a、B的加速度大小为4a;经过一段时间后,B的加速度大小为a,速度达到v.试计算这时:
(1)两球间距是多少?
(2)A球的速度是多少?
(3)两电荷的电势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了多少?
 
	参考答案:(1)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库仑定律
K4q2r2=4ma,K4q2R2=ma,
所以,两球的间距为R=2r.
(2)根据两球受到同样大小的库仑力,有F=mAa=m×4a,可见,A的质量为mA=4m.
以两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又有mv+4mVA=0.
所以,A的速度为vA=-14V.
(3)根据电场力做正功,系统的电势能减少,据能量守恒得减少的电势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动能,
所以△EP=EKA+EKB=12×4mV2A+12mV2=58mV2
答:(1)两球间距是2r.
(2)A球的速度是-14V
(3)两电荷的电势能减少58mV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v0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轨道匀速运动,与静止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木板C发生碰撞,碰撞后B、C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不粘合),A滑上C后最终停在木板C的最右端,已知A、B、C质量均相等,A可看成质点,B、C的上表面相平,且B的上表面光滑,木板C长为L.
求:①A物体的最终速度;
②从A滑上木板C到A最终停在木板C最右端所经历的时间.

 
	参考答案:①B、C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以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
A滑上C到A、C相对静止过程,A、C系统动量守恒,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m+m)v′,
解得:v=v02,v′=34v0;
②A、C相互作用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fL=12mv02+12mv2-12(m+m)v′2,
以向右为正方向,对A,由动量定理得:
-ft=mv′-mv0,解得:t=4Lv0;
答:①A物体的最终速度为34v0;
②从A滑上木板C到A最终停在木板C最右端所经历的时间为4Lv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由A点运动了S米,到达B点,则
A.水平面光滑时,力F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大
B.水平面不光滑时,力F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大
C.水平面不光滑时,力F在B点的瞬时功率较大
D.水平面光滑与不光滑两种情况下,力F在B点的瞬时功率都相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水平面光滑时,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可求B点的速度比有摩擦力时大,又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故无摩擦时平均速度大,由功率 ,可知,此时平均功率较大.故A正确,B错误;水平面光滑时,由动能定理可求B点的速度比有摩擦力时大,由功率
,可知,此时平均功率较大.故A正确,B错误;水平面光滑时,由动能定理可求B点的速度比有摩擦力时大,由功率 ,可知,此时平瞬时功率较大,故CD错误
,可知,此时平瞬时功率较大,故CD错误
故选A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点评:当水平面光滑时,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由动能定理可求B点的速度,由功率 ,可求平均功率、瞬时功率;同理有摩擦时,摩擦力做负功B点的速度变小相应功率也变小.
,可求平均功率、瞬时功率;同理有摩擦时,摩擦力做负功B点的速度变小相应功率也变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水平冰面的同一直线上有三个木箱A、B、C,质量均为60kg.一质量为30kg的猴子停在A上,与A一起以3m/s的速度向右滑向静止的木箱B、C,在接近B时,以6m/s的水平速度跳上木箱B,接近木箱C时再以6m/s的水平对地速度跳上木箱C,最终与C一起运动,若木箱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碰撞,则碰撞后不再分开,求木箱A、B、C最终运动的速度.
 
	参考答案:vC=2m/s,方向向右。
	本题解析:猴子跳离木箱A过程动量守恒,跳离后木箱速度为vA1,
(M+m)v0=mv+MvA1
解得:vA1=1.5m/s
猴子跳上木箱B后再跳离木箱B,B和猴子组成系统动量守恒
mv=mv+MvB1,解得vB1=0
A木箱将追上B木箱发生正碰,AB组成系统动量守恒,碰后速度为vAB,
MvA1=2MvAB,解得vAB=0.75m/s,方向水平向右,
猴子跳上木箱C过程,动量守恒:mv=(m+M)vC
解得vC=2m/s,方向向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