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卷《杨氏干涉实验》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3-16 02:36:46
【 大 中 小】
1、填空题 (4分)利用光的现象或原理填空 A.照相机镜头镀的一层膜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原理 B.海市蜃楼是光的________现象 C.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原理 D.人们眯起眼看灯丝时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
|
参考答案:A.干涉 B.折射 C.全反射 D.衍射
本题解析:A.照相机镜头镀的一层膜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C.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D.人们眯起眼看灯丝时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考点:光的干涉、折射、衍射及全反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狭缝到屏上距离等于半个波长的点将出现亮纹 B.两狭缝到屏上距离相等的点将出现暗纹 C.用红光做实验时干涉条纹比用蓝光时大 D.用紫光做实验时干涉条纹比用绿光时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狭缝到屏上距离等于半个波长的点将出现暗纹,选项A错误;两狭缝到屏上距离相等的点将出现亮纹,选项B错误;由公式 可知红光波长较长,干涉条纹比用蓝光时大,选项C正确;同理选项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熟记并理解公式 每个字母的物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8(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8(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8(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mm (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λ=_________(用符号表示),λ=_____nm
参考答案:(1)2.190mm,7.868mm。(2) ,676nm。
本题解析:(1)螺旋测微器读数特别注意半mm刻度线是否漏出。图(丙)中两个读数分别为2.190mm,7.868mm。(2)第一条与第四条之间有三个条纹间距的宽度,相邻条纹间的距离 ,由公式 ,可得 =6.76 m=676nm。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6分)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其操作如下: a.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 对齐
 b.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 代表两种介质的界面,过 上的O点画出界面的法线 ,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c.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 、 ,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 、 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 的像被 挡住 d.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连接 、 作为入射光线,连接 、 作为折射光线,测 量入射角 与折射角 ,填入表格中,通过计算得到结论。 e.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 、 ,使 挡住 、 的像, 挡住 、 的像和 ,记下 、 的位置 (1)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严重的缺漏,应当补充的是? ?。 (2)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只排补充前的步骤)
参考答案:(1)步骤a中:在白纸上画出玻璃砖另一边 步骤b中:过折射光线与 的交点,作出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2)baced
本题解析:(1)步骤a中:在白纸上画出玻璃砖另一边 ,步骤b中:过折射光线与 的交点,作出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考查“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难度较易。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8分) 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
 (1)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 s ,则圆盘的转速为__________________转/s。(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 c 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 ________ cm。(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⑴4.55转 /s?⑵2.91cm
本题解析:⑴从图2可知圆盘转一圈的时间在横坐标上显示22格,由题意知图2中横坐标上每格表示1.00×10-2s,所以圆盘转动的周期是0.22s,则转速为4.55转 / s ⑵反光引起的电流图 像在图2中横坐标上每次一格,说明反光涂层的长度占圆盘周长的22分之一为 cm。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转速的关系,以及对传感器所得图像的识图。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