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地球半径为R,在距球心r处(r>R)有一同步卫星. 另有一半径为2R的星球A,在距球心3r处也有一同步卫星,它的周期是72h,那么A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平均密度的比值为(?)
A.1∶9
B.3∶8
C.27∶8
D.1∶8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r(
)2,求出天体的质量,再求出密度,看与什么因素有关.
解答:解: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r(
)2,M=
.密度ρ=
=
.
因为地球的同步卫星和星球A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比为1:3,地球和星球A的半径比为1:2,两同步卫星的周期比1:3.所以地球和A星球的密度比为8:3.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r(
)2.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宇宙飞船原来在地球上空某一圆周轨道上绕地球运动.若飞船点火向后喷出高速气体,过一段时间后飞船进入另一个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新轨道上( )
A.飞船离地的高度比原来的高
B.飞船运动的速度比原来的大
C.飞船运动的周期比原来的长
D.飞船运动的加速度比原来的大
参考答案:飞船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后,将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增大,研究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GMmr2=mv2r=m4π2rT2=ma
A、飞船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后,将做离心运动,飞船离地的高度比原来的高,故A正确
B、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使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若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T、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组合体运行的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组合体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
B.组合体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
C.组合体的线速度大小
D.组合体所得运行周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若“嫦娥二号”沿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的半径为R,国际空间站沿圆形轨道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4R,地球质量足月球质量的81倍,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国际空间站的加速度比“嫦娥二号”大
B.国际空间站的速度比“嫦娥二号”小
C.国际空间站的周期比“嫦娥二号”长
D.国际空间站的角速度比“嫦娥二号”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
=mr(
)2=ma=m
r,判断“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运行速率、周期、向心加速度.“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在轨道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不是不受重力.
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
=mr(
)2=ma=m
r,知,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
=mr(
)2=ma=m
r,会根据该规律判断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从1999年至2005年,在五年多的时间内,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六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并实现中国两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若飞船在绕地球的轨道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则运行速度v的大小( )
A.v<7.9km/s
B.v=7.9km/s
C.7.9km/s<v<11.2km/s
D.v=11.2km/s
参考答案: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在地球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而飞船在绕地球的轨道上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根据卫星的速度公式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