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B.当分子间距大于r0时,分子斥力和引力的合力总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D.在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势能一定为零
参考答案:A、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故A正确.
B、当分子间距大于r0时,分子斥力和引力的合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错误.
D、分子势能是相对的,在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
[? ]
A.分
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将逐渐增大
B.分子间距减小,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
C.外力克服分子力做功
D.前阶段分子力做正功,后阶段外力克服分子力做功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如果取分子间距离r=r0(r0=10-10m)时为分子势能的零势能点,则r<r0时,分子势能为 值;r>r0时,分子势能为 值。如果取r→∞远时为分子势能的零势能点,则r>r0时,分子势能为 值;r<r0时,分子势能可以为 值。(填“正”、“负”或“零”)
参考答案:正、正、负、负或零或正
本题解析: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取r=r0时为零势能点,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为正值;r>r0时,分子力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为正值。
取r→∞远时为分子势能的零势能点,把分子从无限远移到r>r0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为负值;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势能增加但无法判断势能的增加量,所以无法判断分子势能的正负。
考点:分子势能,分子力做功
点评: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的关系,类比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及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关系。此外r=r0为临界点,大于此值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小于此值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09·江苏卷物理·12.A)(选修模块3—3)(12分)(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
(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J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J的功,同时吸收了0.3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 J。
(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
,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
,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
,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A. (1) D ;(2) 吸收;0.6;0.2;(3) 设气体体积为
,液体体积为
,
气体分子数
,
(或
)
则
?(或
)
解得
? (
都算对)
本题解析:(1)掌握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才能准确处理本题。气泡的上升过程气泡内的压强减小,温度不变,由玻意尔定律知,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微观上体现为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减小,温度不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平均速率不变,此过程为自发过程,故熵增大。D 项正确。
(2)本题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入手,抓住理想气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特点进行处理。理想气体等温过程中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体对外做功0.6J,则一定同时从外界吸收热量0.6J,才能保证内能不变。而温度上升的过程,内能增加了0.2J。
(3)微观量的运算,注意从单位制检查运算结论,最终结果只要保证数量级正确即可。设气体体积为
,液体体积为
,气体分子数
,
(或
)
则
?(或
)
解得
? (
都算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当两个分子从靠近得不能再靠近起,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为止,在这-过程中( )
A.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B.分子力间的斥力减小,引力在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逐渐减小
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合力)先减小,然后增大到某一值,最后又减少到零
参考答案:A、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合力)先减小,然后增大到某一值,最后又减少到零,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