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
Th
Rn+xα+yβ,其中
[? ]
A.x=1,y=3
B.x=2,y=3
C.x=3,y=1
D.x=3,y=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放射性元素A的半衰期为3天,B的半衰期为6天,有16克A元素和4克B元素,问B经过?个半衰期才能使它们的质量相等,这时质量为?。
参考答案:2、1克
本题解析: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t=12天,所以B经过2个半衰期才能使它们的质量相等,此时
。
点评:半衰期公式为
,其中
为衰变前的质量,m为衰变后的质量,T为半衰期,t为衰变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能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事实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的核外电子
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D.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E.
Th(钍)核衰变为Pa(镤)核时,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
参考答案: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能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事实,A正确;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中子转化为质子后产生的电子,B错误;
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有多种,C错误;
D、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X射线的频率大,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正确;
E、衰变时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所以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E正确;
故选AD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了福岛核电站产生大量的核辐射,经研究,其中核辐射的影响最大的是铯137(
),可广泛散布到几百公里之外,且半衰期大约是30年左右。请写出铯137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____________。如果在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则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____________。(已知碘(I)为53号元素,钡(
)为56号元素)
参考答案: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原子核A经过一次β衰变变成B核,B核再发生一次α衰变变成C核,则(?)
A.核A的中子数减核C的中子数等于2
B.核A的质量数减核C的质量数等于5
C.原子核为A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多1
D.核C的质子数比核A的质子数减少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原子核经过一次,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小4,一次β衰变后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进行分析即可.
解:设原子核A电荷数为x,质量数为y,中子数为:y-x
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小4,一次β衰变后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
则:发生β衰变后变成的原子核B的电荷数为:x+1,质量数为:y,中子数为:y-x-1
原子核B发生α衰变后变成的原子核C的电荷数为:x+1-2=x-1,质量数为:y-4,中子数为:y-4-x+1=y-x-3
A:核A的中子数比核C的中子数多:(y-x)-(y-x-3)=3,故A错误.
B:核A的质量数比核C的质量数多:y-(y-4)=4,故B错误.
C:原子核A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B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多:x-(x+1)=-1,即少一个,故C错误.
D:核C的质子数比核A的质子数少:x-(x-1)=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α衰变,β衰变的实质,分别表示出ABC三个原子的电荷数,质量数,中子数进行比较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Action is the proper fruit of knowledge. 行动是知识的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