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到达地面的速度是39.2 m/s。这个物体是从多高落下的?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H=80m,t=4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则求物体接触地面前一瞬间的速度 ▲ ;物体最后1s内的位移 ▲ 。(g取10m/s2)
参考答案:20m/s、15m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安培
B.法拉第
C.伏打
D.奥斯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安培研究了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得到安培定则.法拉第研究了电磁感应现象.伏打发明了伏打电池.奥斯特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
解答:A、安培研究了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得到安培定则.故A错误.
? B、法拉第研究了电磁感应现象,发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故B错误.
? C、伏打发明了伏打电池.故C错误.
?D、182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物理学史也高考考查内容之一,对于物理学史上著名物理学家的重要实验要记牢.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18分)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着地时的速度是经过空中P点时速度的2倍.已知P点离地面的高度h=15m,则物体着地的速度为多少?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物体下落的总高度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参考答案:gt? 2s? 20 m
本题解析:选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设物体着地的速度为V,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下落的总高度为H。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由V2—(
)
=2gh?(3分)
得着地速度V="20" m/s?(3分)
由V=gt?(3分)
得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t=
=2s?(3分)
由V2=2gH?(3分)
得物体下落的总高度H=
="20" m(根据H=
gt2也可)?(3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20m/s
B.15m/s
C.10m/s
D.5m/s
参考答案:根据h=12gt2得:
物体第1秒内的位移为:h1=12gt12=5m
物体前2秒内的位移为:h2=12gt22=20m
所以第2秒内的位移为h=h2-h1=15m
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v=xt=151m/s=15m/s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