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10分)某同学利用光电传感器设计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器材有带有标度的竖直杆、光电计时器、小钢球等,小钢球的初始位置与标度O平齐,O、A、B、C、D、E间距相等,竖直杆上端固定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小钢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钢球自由下落,光电门可以在竖直杆上移动.

(1)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的直径,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 cm.

(2) 先将光电门夹在A处,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量出OA的距离为h,小钢球的直径为d,则小钢球运动到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 该同学通过移动光电门在竖直杆上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若某次实验时光电门计时器记录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t,此时光电门应固定在位置________(填“B”“C”“D”或“E”)处.
参考答案:(1) 0.750 cm? (3分)? (2)
? (2分)?
?(2分)? (3)? D? (3分)
本题解析:(1)注意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单位是mm,先读出mm再换算成cm
(2)由于钢球较小,认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就是
(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根据
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
;
(3)当通过的时间为
,则运动速度为经过A点时速度的2倍,根据
,说明下落的高度为OA的4倍,因此光电门应固定在位置D处。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0分)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
(1)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lm,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L,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L=?mm;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1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t1和△t2;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2)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示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Ek1=?和E k2=?.
②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重力加速度为g).
(3)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EP=?,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1)? 9.30
(2)Ek1=
?E k2=
?△EP=mgS
(3)△EP=
本题解析:游标卡尺读数:主尺( 9mm)+精确度(
)×与主尺对齐刻线(6)=9.30mm.
由于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短,可以粗略处理为匀速,由
得,通过光电门1、2的速度分别为:
?
,根据
得: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
,
。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s,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减少的重力势能应等于增加的动能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11年1月孔子塑像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引起很大争论,关于塑像对广场的压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就是塑像所受的重力
B.F是由于广场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F的作用点在塑像上
D.F的作用点在广场上
参考答案: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因此重力和压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力,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
B:塑像对广场的压力F,塑像是施力物体,因此说法“F是由于广场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是错误的,故B错误;
CD:塑像对广场的压力F,作用点作用在受力物体上,作用在广场上,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如图4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段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通过计算物体在AB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本题解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必须从速度的变化情况着手。而平均速度能粗略地反映出运动的变化情况。通过数相邻计数点间的间隔个数,找出每段的时间,然后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
进行计算。
vAB=
=
?cm/s=19 cm/s=0.19 m/s,
vBC=
=
?cm/s=60 cm/s=0.6 m/s,
vCD=
=
?cm/s=60 cm/s=0.60 m/s,
vDE=
=
?cm/s=59.5 cm/s=0.595 m/s。由以上计算数据可以判断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运动的性质是: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架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环,当环沿着木架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环与木架之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则下滑过程中木架对地面的压力为
A.(M+m)g-ma
B.(M+m)g
C.Mg+f
D.(M+m)g-f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隔离对木架分析,木架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环对木架的摩擦力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支持力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
解答:对木架,根据共点力平衡得,Mg+f=N.则压力与支持力相等,则下滑过程中木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g+f.
对环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则f=mg-ma,则地面的支持力又等于N=Mg+mg-ma.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