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弹力》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5-21 04:50:08
【 大 中 小】
1、实验题 (6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参考答案:DBFAEGC
本题解析: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应先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然后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再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断开电源,取出纸带,最后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根据上面的过程可知步骤为:DBAFEGC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可知金属丝的直径d=?mm;
参考答案:0.622(0.621—0.623均正确)
本题解析:根据螺旋测微的读法主尺为0.5mm,游标为12.1*0.01mm,两者之河为0.621mm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仪器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支持物受到的压力和绳受到的拉力都属于弹力 B.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不一定存在施力物体 C.在弹性限度内,做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消失 D.不管是否相接触,物体之间总是有可能存在弹力
参考答案:A、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所以A正确; B、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物质性,即若有力存在首先必须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所以B错误; C、根据胡克定律F=K△X,△X=0,则F为0;所以C正确; D、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会产生形变,所以不会产生弹力.所以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如图所示,A、B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两球重均为G,弹簧质量不计,下面的弹簧伸长多少,上面的弹簧伸长多少,两弹簧伸长长度之和为多少.
参考答案:B上的弹力大小为G,故B的伸长量为xB=Gk,而A上的弹力为2G,故A的伸长量为xA=2Gk 总伸长量为xA+xB=3Gk 答:下面的弹簧伸长Gk,上面的弹簧伸长2Gk,两弹簧伸长长度之和为3Gk.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乙方案为用斜面小车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小题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一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图丙所示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 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该纸带是采用 __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甲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操作方便,所用实验器材少 小题2:4.8 m/s2(4.7 m/s2~4.9 m/s2) 乙 因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本题解析: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能够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进行选择. 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解答:解:(1)机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实际操作的方案中应该使摩擦力越小越 好.故甲方案好一些. (2)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a= ≈4.8?m/s2 因a远小于g,故为斜面上小车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该纸带采用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 故答案为:(1)甲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操作方便,所用实验器材少 (2)4.8?m/s2(4.7?m/s2~4.9?m/s2) 乙 因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点评:书本上的实验,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这几点去搞清楚.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