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 )
A.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
B.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的一半
C.原子核的核子数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D.原子核的中子数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参考答案: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这是一个统计规律,对于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对于少量原子核是不成立的,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了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
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
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
参考答案:A、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α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导体,将静电放出,故A错误;
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因此不能用来人体透视,故B错误;
C、DNA变异并不一定都是有益的,也有时发生变害的一面,故C错误;
D、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在用于治疗肿瘤时要严格控制剂量,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Pb,则( )
A.m=7,n=3
B.m=7,n=4
C.m=14,n=9
D.m=14,n=18
参考答案:原子核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比较两种原子核,质量数减少28,即发生了α衰变次数:m=284=7;电荷数应减少14,而电荷数减少10,说明发生了β衰变次数:n=m×2-(92-82)=4,所以B项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一小瓶含有某放射性元素的溶液,测得它每分钟放出1.0×
个
粒子,把它倒入某液体中,经过24h,取出一升液体,测得每分钟平均放出10个
粒子,已知该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是6h,求液体的总体积.
参考答案:
62.5L
本题解析:
24h是
=4个半衰期,经过24h这小瓶放射性元素的溶液每分钟放出:
1.0×
×
=625个
粒子,
液体的总体积为: V=
=62.5(L).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中,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是因为α粒子撞上核外电子的原故
B.
→
+X是裂变反应,式中X是电子
C.原子核能够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含有电子
D.α、β、γ三种放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