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的s-t图象,则
(1)前3s内A的位移为______m
(2)第3s内B的位移为______m.

参考答案:(1)前3s内A的位移xA=0-3m=-3m.
(2)B的速度vB=3-(-2)3m/s=53m/s,第3s内B的位移xB=vBt=53m=1.67m.
故答案为:-31.6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许多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来巨大的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库伦通过扭秤实验测出来静电力衡量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了电磁感应定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来引力常量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出来静电力常量.奥斯特发现了电流 的磁效应,法拉第总结了电磁感应定律.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来引力常量.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的理论.
解答:
A、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出了库仑定律,并测出来静电力常量.故A正确.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而法拉第总结了电磁感应定律.故B错误.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来引力常量.故错误.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的理论,证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要加强记忆,不在基本题失分.
本题难度:困难
3、简答题 如图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志,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勾勒出一轮明月和一双踏在其上的脚印,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一位勤于思考的同学,为探月宇航员设计了如下实验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与质量为m1的物体A相连,下端与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开始时?A、B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使?A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了时间t,此时B刚好离开地面(已知引力常数G,月球半径为R,不计月球自转).请你求出:
(1)月球的质量;
(2)环绕在月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的速率.
参考答案:(1):A、B处于静止状态时,对A?物体有:m1g=kx1,x1为弹簧的压缩量,
B刚好离开地面时对B?物体有:m2g=kx2,x2为弹簧的伸长量,
对A?物体运用运动学公式有:x1+x2=12at2
月球表面的物体有:GMmR2=mg
联立各式解得月球的质量:M=kat2R22G(m1+m2)
(2):对宇宙飞船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GMm0R2=m0v2R
解得环绕在月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的速率:v=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物体在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4 s内经过的位移为S1,最后4 s内经过的位移为S2,且S2-S1=8m,S1:S2=1: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及斜面长度分别为?(?)
A.1m/s2 18m
B.0.5 m/s2 9 m
C.0.1 m/s2 8 m
D.0.1 m/s2 1.8 m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题意
,
,且S2-S1=8m,S1:S2=1:2,则有
m/s,
m/s,平均速度就是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从初速为零到2 m/s,用时2 s,因此加速度为1 m/s2。从速度为2 m/s发展到4 m/s,也需要2 s的时间,而从4 m/s直至斜面的终点,也需要2 s,可见总共需要6 s的时间,根据位移公式
,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这就是说( )
A.物体速度变化量是2m/s
B.每经过一秒物体的速度都增大2m/s
C.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2倍
D.开始运动1s后的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比该时刻1s前的瞬时速度增加2m/s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