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中子
B.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氮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C.γ射线是原子核被激发后产生的
D.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动能增加,原子能量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铝核(
Al)被α粒子轰击后变成磷(P)的一种同位素,并放出一个中子.磷的这种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又衰变成硅(Si)的一种同位素,并放出一个正电子,写出上述两个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两个核反应方程分别为:?2713Al+24He-→1530P+01n,?3015P-→1430Si+10e.
故答案为:?2713Al+24He-→1530P+01n,?3015P-→1430Si+10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α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的照片(如图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r1:r2=44 :1.求:?
(1) 图中哪一个圆是α粒子的径迹?(说明理由)?
(2) 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解:(1) 由于动量相等,因此轨道半径与粒子的电荷量成反比.所以圆轨道1是α粒子的径迹,圆轨道2是新生核的径迹,两者电性相同,运动方向相反。?
(2) 设衰变后新生核的电荷量为q2,α粒子的电荷量为q1=2e,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2和m1,
衰变后的速度分别为v2和v1,
所以,原来原子核的电荷量q=q1+q2
根据轨道半径公式,有

又由于衰变过程中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则m1v1=m2v2
以上三式联立解得q= 90e
即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为9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原子核
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原子核Pb
C.用升温、加压或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以mD、mp、mn分别表示氘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mD=mp+mn
参考答案:A、太阳内部有大量的氢核,太阳内部温度极高,满足氢核发生聚变的条件,所以A错误;
B、衰变方程为:90232Th→xyM+6α+4β,质量数:232=y+6×4,解得:y=208,核电荷数:90=x+2×6-4,解得:x=82,B正确;
C、半衰期是原子核本身的特性,与其它因素无关,C错误;
D、因为质子和中子发生核反应,生成了氘核,必然要放出能量,也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所以一小部分质量会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故质量减小,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
,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
[? ]
A.22920年
B.11460年
C.5730年
D.2865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