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已知满偏电流为200mA,内阻为500欧的电流表,把它作为电压表使用,该电压表量程为______.若用它测量某一电路两端电压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则电路两端电压为______.

参考答案:电压表的量程为:U=IgRg=0.2×500=100V
? 图中的最小分度为10V,则应估读到个位,指针指在第二刻度处,则其读数为u=20v
故答案为:100V? 20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则t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A.
? B. 
C.
? D.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解决此题首先要注意A、B两板电势的高低及带正电粒子运动的方向,再利用运动的对称性,粒子加速与减速交替进行运动,同时注意粒子向左、右运动位移的大小,即可判断各选项的对错.
解答:解:A、若0<t0<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B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右运动的距离大于向左运动的距离,最终打在B板上,所以A错误.
B、若
<t0<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A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左运动的距离大于向右运动的距离,最终打在A板上,所以B正确.
C、若
<t0<T,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A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左运动的距离小于向右运动的距离,最终打在B板上,所以C错误.
D、若T<t0<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B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右运动的距离大于向左运动的距离,最终打在B板上,所以D错误.
故选B.
点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实质是力学问题,题目类型依然是运动电荷的平衡、直线、曲线或往复振动等问题.解题思路一般地说仍然可遵循力学中的基本解题思路:牛顿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的规律的结合、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不同时段受力情况不同、运动情况也就不同,若按常规的分析方法,一般都较繁琐,较好的分析方法就是利用带电粒子的速度图象或位移图象来分析.在画速度图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带电粒子进入电场的时刻;
2.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因此加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平行的直线;
3.图线与坐标轴的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且在横轴上方所围成的面积为正,在横轴下方所围成的面积为负;
4.注意对称和周期性变化关系的应用;
5.图线与横轴有交点,表示此时速度反向,对运动很复杂、不容易画出速度图象的问题,还应逐段分析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⑴读出下面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①?②
①__________mm;?②__________mm。
⑵(12分)如图1所示,虚线内是由电阻、电源组成的线性网络电路,为了研究它的输出特性,可将虚线内的电路等效为一只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按图示方式连接在它的输出端A、B之间。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6组对应数据如图2所示。
①根据实验数据在图3的U-I 图象中画出该等效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
②从图线上求出该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
③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④电学元件M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若把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都撤掉,把M直接接在等效电源输出端AB之间,那么该电学元件消耗的实际电功率将是______W。
参考答案:(1)①14.60;②3.140?(2)①如右图所示②2.60V,1.0Ω③电压表的分流。④0.69W

本题解析:⑴①14.60;②3.140;⑵①如右图所示(注意:第4组数据舍去不用。)②2.60V,1.0Ω(注意:从坐标纸中读取数据也必须遵从有效数字读数规则,电动势必须写成2.60V;内阻是由计算得到的,保留2~3位有效数字都可以。)③电压表的分流。④0.69W(提示:在U-I图象中画出M和等效电源的两条伏安特性曲线,交点坐标就是通过该电学元件的实际电流和电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曲线AB为空间中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那么该空间中( ? )
A.可能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电场
B.可能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电场
C.可能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
D.可能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