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长度和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
A.N、m、s
B.kg、m、s
C.kg、s、m/s
D.N、m、h
参考答案: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所以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m、kg、s.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某同学在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操作后得到如下数据,请选好标度在方框中作图完成该同学未完成的实验处理.根据以上作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参考答案:

如图所示,选1.5cm表示1N,则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得出合力F,由图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认为F与F′相同;
故可得出结论:
结论:在实验误范围内,理论合力F与实际合力F"相同.
或: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或: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且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故答案为:在实验误范围内,理论合力F与实际合力F"相同.(或: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且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该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

a.______;b.______.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______;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
(2)用同样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下是一实验小组所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中取合适的坐标系,作出图象.

表格:小车受力相同(均取砂桶质量m=50g).
次数 | 小车质量M/g | 加速度a/m?s-2 | /kg-1 1 200 1.91 5.00 2 250 1.71 4.00 3 300 1.50 3.33 4 350 1.36 2.86 5 400 1.12 2.50 6 450 1.00 2.22 7 500 0.90 2.00
|
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①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
其次:设小车质量M,钩码质量m,整体的加速度为a,绳上的拉力为F,则:对小车有:F=Ma;对钩码有:mg-F=ma,即:mg=(M+m)a;
如果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要求:Ma=(M +m)a,必须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这样两者才能近似相等.
②C是BD的中间时刻,所以C点的速度就等于BD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即:vC=xBDtBD=△x2+△x32T
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只需验证:mgx=12Mv2,所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2)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随着1M的增大,小车质量逐渐减小,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因此图象出现了偏折.
即原因是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
故答案为:(1)①a.平衡摩擦力
b.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②△x2+△x32T,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2)图象如图,
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范围内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A.kg,m,s
B.N,m,kg
C.N,m,s
D.kg,s,m/s
参考答案: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m、kg、s,所以B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