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光学实验》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3 21:44:00
【 大 中 小】
1、实验题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
 ①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右移动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读数x2=__________mm。
  ②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计算波长的公式 =____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若L=1.000m,d=2.00mm,x1=0.800mm,则计算得该单色光的波长为 =_________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方法。
2、选择题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用测得的多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作出sinθ1—sinθ2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他做实验时,光是由玻璃射入空气 B.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C.玻璃的折射率为1.49 D.玻璃全反射时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
3、实验题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
(2)甲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若他测得AB=7cm,CD=4cm,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
。
(3)乙同学使用同一个玻璃砖完成实验,却发现测出的折射率明显大于理论值,反复检查实验操作过程后认为是用铅笔描出玻璃砖上下表面时候出现了操作失误,由此可以判断该同学作出的两界面间距
玻璃砖的实际宽度。(选填“大于”、“小于”)
4、实验题 如图所示,用某种透光物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在垂直于AC面的直线MN上插两枚大头针P1、P2,在AB面的左侧透过棱镜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让P2的像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先后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________,P4__________。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大头针和三棱镜,过P3、P4的位置作直线与AB面相交于D,量出该直线与AB面的夹角为45°。则该透光物质的折射率n=________.
5、填空题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条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测量头如图所示,读数是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