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杨氏干涉实验》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 参考答案: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在前表面发生叠加,所以在薄膜的左侧出现条纹,由于各种色光的波长不一样,所以在薄膜的左侧出现彩色条纹.因为路程差即(膜的厚度的两倍)是半波长的偶数倍,振动加强,为亮条纹,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振动减弱,为暗条纹.所以出现亮条纹时,膜的厚度相同,则彩色条纹水平排列.故A、C正确,B、D错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薄平凸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红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如果换一个表面曲率半径更小的凸透镜,观察到的圆环半径将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如果改用蓝光照射,观察到的圆环半径将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参考答案:当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是亮条纹,当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是暗条纹.换一个表面曲率半径更小的凸透镜,出现亮条纹的这一厚度前移,知圆环的半径变小.用蓝光照射,波长变短,则出现亮条纹的这一厚度需前移,则圆环的半径变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c点是波峰和波谷叠加,两列波的振动相互抵消,即c点处于平衡位置不动,A错;要使A处水也能发生振动,要求波要发生衍射,由波长越长,越容易衍射,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⑴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左图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__?________mm和__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nm。 参考答案:(1)? 0.642±0.001mm?、? 10.295±0.001mm?、? 536 ±2nm 本题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4.2mm=0.142mm,最终读数为0.642mm.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用薄膜干涉来检查工件表面时,形成的干涉图样如图8所示,一条明纹在A处向左弯曲.由此可知,工件表面在A处出现的瑕疵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由于题目中没有明确标准件和工件之间的尖劈形空气膜的顶角是在左端还是右端,如果顶角在左端,那么A处的缺陷是凹陷.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玻尔原子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