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知识点复习《杨氏干涉实验》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3 21:58:24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x=0.6μm,若分别用频率为f1=5.0×1014 Hz和f2=7.5×1014 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情况是( ? ) A.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B.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C.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D.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光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亮条纹的宽度是不等的 B.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把入射光由红色光换成紫色光,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宽 C.只有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才能在叠加时产生干涉现象 D.频率不相同的两列光也能发生干涉现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和产生的条件.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同种颜色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是相等的,A错.红色光换成紫色光,波长变短,条纹间距变窄,B错.要观察到稳定的干涉现象,光波的频率必须相同,D错.故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线圈.将金属线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当金属线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线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线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不变
| 
参考答案:在转动金属丝圈的过程中,由于两层薄膜的厚度不变,故反射光形成的光程差也不会发生变化,故产生的干涉条纹仍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其实验光路如图所示,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意见正确的是( ) A.若P1、P2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P1、P2的像 B.为减少测量误差,P1、P2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应尽量大些 C.为了减少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D.若P1、P2连线与法线NN′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bb′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bb′一侧就看不到P1、P2的像
|

(2)图1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光学面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2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参考答案:(1)C?(2) d e
本题解析:(1)若P1、P2的距离较大时,仍然能通过玻璃砖看到像,A错误,实验时入射角不能太小(接近零度),否则会使测量误差加大;也不能太大(接近90°),否则会不易观察到P1、P2的像,B错误,为了减少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出现的误差。C正确,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无论P1、P2连线与法线NN′夹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D错误
故选C
(2)连接dc,ec,并延长至玻璃砖的光学面与白纸的交线,交点为出射点,入射点和出射点的连线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一定,用d点时,折射角大,折射率小,对应两光学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时,ec连线与入射光平行,误差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分析误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蚌壳内表面上有一薄层珍珠质,在白光照射下常会呈现美丽的色彩,这是( )
A.光的色散现象
B.光的干涉现象
C.光的全反射现象
D.蚌壳凹面对光的会聚现象
参考答案:薄层珍珠质相当于薄膜,在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发生干涉现象.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