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数字计时器的探头是由两个相距很近的光电门组成的,摆球依次经过两个光电门时,两次对光线的遮挡时间被记录下来,已知光电门的间距与该时间之比即为平均速度,可由与光电门相连的计算机计算并显示出来,因为两个光电门相距很近,所以,可以认为该平均速度为摆球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你能利用该装置及必要的辅助器材来验证单摆的机械能是否守 恒吗?
参考答案:解:如图所示

选择D 点为零势能参考点
将光电门先后放在A,B,C,D各点上
分别测出各点的速度vA,vB,vC,vD
再测出各点与A点的高度差hA,hB,hC,hD
运用各点数据验证单摆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方法一:可以利用D( 或C,B) 点来验证,只要满足
就说明机械能守恒;
方法二:可以利用B,C两个点(或其他速度不为O的两个点的组合)
只要满足
即可说明机械能守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D.只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做功
参考答案: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力做功,所以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个光滑的、半径R=0.45m的1/4圆弧轨道,A、B分别是圆弧的端点,圆弧B点右侧是光滑的水平地面,地面上放着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木板的上表面与圆弧轨道的最低点B等高,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P1和P2的质量均为m=0.20kg,木板的质量M=4m,P1和P2与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0.20和
=0.50,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木板的左端紧靠着B,P2静止在木板的左端,P1以v0=4.0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圆弧轨道自由滑下,与P2发生弹性碰撞后,P1处在木板的左端,取g=10m/s2。求:

(1)P1通过圆弧轨道的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
(2)P2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3)已知木板长L=2m,请通过计算说明P2会从木板上掉下吗?如能掉下,求时间?如不能,求共速?
参考答案:(1)压力大小为13.1N,方向竖直向下;(2)木板的加速度为1.0m/s2;(3)没有共速,P2已经从木板上掉下,时间是
.
本题解析:
(1)设P1滑到圆弧最低点B时的速度为vB,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a解得vB=5m/s;设P1通过B时受到的支持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N = 13.1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P1对轨道的压力为13.1N,方向竖直向下。
(2)P1与P2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用v1、v2分别表示碰后P1、P2的速度,则有
,
,联立解得v1 =0,v2=5m/s,向右。假设碰撞后P2在木板上滑动时,P1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它们共同的加速度为a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P1受到木板的静摩擦力为
,P1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因为f1<fm,说明以上假设成立。所以木板的加速度为1.0m/s2.
(3)碰撞后P2在木板上滑动时:
,向左;P1与木板共同的加速度为:
,向右。设它们有共速:
,得:
,它们的相对位移大小:
,∴
,故P2已经从木板上掉下,时间是t2。∵
,
∴所求的时间:
.(另:t2=1.0s>
,舍去)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反映了一个重要事实:如果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小球一但沿斜面A滚落,必将准确地终止于斜面B上同它开始点相同高度处,绝不会更高一点,这说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东西”是

A.弹力
B.速度
C.动量
D.能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机械能的认识,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小球必将准确地终止于斜面B上同它开始点相同高度处。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
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D.甲比乙先到达B处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物体沿光滑轨道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甲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小,乙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增大,如图所示位置的夹角相等,该位置两轨道的加速度相等,此位置之前
,此位置之后
所以A选项错误;由机械能守恒
,当h相同时速度大小相同,B选项正确;由v-t图象甲、乙在不能在同时刻到达同一高度,甲先到达B点,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v-t图象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