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学校秋季运动会100m比赛中,测得小李同学在7s末的速度为9m/s,12.5s末他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9.6m/s
C.8m/s
D.10.2m/s
参考答案:由题意可知,小李的位移为100m;时间为12.5s,则平均速度v=xt=10012.5=8m/s;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一个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照片上相邻的像是间隔相同的时间拍摄的,该时间间隔为T=0.1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OA=6.51cm,AB=5.59cm,BC=4.70cm,CD=3.80cm,DE=2.89cm,EF=2.00cm.则(以下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小球从位置O运动到位置C的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m/s;
(2)小球在位置A时速度大小vA=______m/s;
(3)小球从位置O运动到位置F的过程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
参考答案:(1)设OA=x1,AB=x2,BC=x3,CD=x4,DE=x5,EF=x6.
小球从位置O运动到位置C的过程平均速度:.v=x1+x2+x33T=(6.51+5.59+4.70)×10-20.3m/s=0.56m/s.
(2)则小球在A位置的速度:vA=x1+x22T=(6.51+5.59)×10-20.2m/s=0.61m/s.
(3)由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得到:a=a1+a2+a33=(x4+x5+x6)-(x1+x2+x3)9T2=-0.90m/s2.则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0.90m/s2
故答案为:(1)0.56;(2)0.61;(3)0.9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所说速度中不是瞬时速度而是平均速度的有( ? )
A.百米赛跑中,8s末的速度为12.5m/s
B.百米赛跑中,50m处的速度为10 m/s
C.汽车在一百米内的速度为8 m/s
D.子弹出枪口的速度为800 m/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速度与加速度的定义是运用了
A.控制变量的方法
B.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C.比值的方法
D.等效替代的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这四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常用到的,根据每种方法含义可以做出判断.
解答:A、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所以A错误.
B、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就是将实际或抽象的问题用常见易想的物理过程表示,这种表示法可以说是一种物理模型.比如将下落的返回舱当作下落的小球等等思维方式.所以B错误.
C、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速度、加速度、功率、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等.所以C正确.
D、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物理学中有许多运用这种方法的实例,如在电路中以一个电阻来等效代替多个电阻,以便于分析电路;在研究二力合成的问题上,将两个力与等效的一个力作对比,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用比值法定义是在物理常用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们学的很多概念都是用比值定义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他通过A点和B点的速度分别为υ1和υ2,则它通过
中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设中点速度为v,由位移速度公式: 前半段:v2-v12=2ax 后半段:v22-v2=2ax 即:v2-v12=v22-v2 2v2=v22-v12 解得: 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