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其倾角
,长方形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与小球将一起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取g=l0m/s2)

(1)木块与小球的共同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参考答案: (1)a = 2.0 m/s2;(2)6.0N,方向沿斜面向下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将小球和木块看作一整体,设木块的质量为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a = 2.0 m/s2
(2)选小球为研究对象,设MN面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F = ma,
代入数据得:F= 6.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MN面的压力大小为6.0N,方向沿斜面向下。
考点: 牛顿运动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很大,不能看作质点
B.原子核很小,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解答:A、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的时候,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C正确;
B、原子核很小,在研究原则内部的结构的时候,就不能看成质点,所以B错误;
D、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大小不能忽略的,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下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汽车运动的位移
B.自转中的地球
C.旋转中风力发电机叶片
D.研究舞蹈员跳舞的姿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答:A、研究汽车运动的位移,汽车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正确;
B、自转的地球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看成质点就没有转动了,所以B错误;
C、旋转中风力发电机叶片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所以C错误;
D、研究舞蹈员跳舞的姿势时,此时的人不能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人的姿势动作可言了,所以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
4、计算题 如图所示,物体A、B用一根轻绳连接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7°(
始终保持不变)。某时刻A、B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内A、B前进的距离为12m。已知A的质量为m=1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0.5,重力加速度
=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A、B共同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绳的拉力大小;
(2)2s末将绳剪断,物块A还能滑行多远。
参考答案:(1) 6m/s2 ,10N (2) 14.4m
本题解析:(1)设A、B共同运动的加速度为a,由运动学公式有:
代入数据得:a=6m/s2
对A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
联立以上方程并代入数据得:

(2)设2s末A的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有:
剪断细绳后,A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设A物块滑行的距离为x’,由运动学公式有:

联立以上方程并代入数据得:x’=14.4m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m:M=1:2。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
;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向上拉B且两物块以相同的加速度竖直向上运动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
,则
等于( )

A. 1
1 B. 1
2 C. 2
1 D. 2
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第一次,将两个物体做为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再单独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整理可得,
;第二次,同样将两个物体做为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再单独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整理可得,
因此两次弹簧的弹力相等,因此两闪的伸长量也相同,因此
,A正确,B、C、D错误。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