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传送带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多做的功为
B.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C.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
D.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电动机多做的功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和内能,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动能就是
mv2,所以电动机多做的功一定要大于
mv2.故A错误.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为电动机多做的功,所以由A的分析可知,D错误.电动机增加的功率即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大小为fv=μmgv,C正确.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B对;故选BC
点评:难度中等,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物体和传送带要发生相对滑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电动机多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知道划痕的长度等于物块在传送带上的相对位移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另有三个木块A、B和c,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
="m,"
=3m,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静止在P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在Q点以初速度
)向下运动,P、Q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相撞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点.若木块A仍静止于P点,木块C从Q点开始以初速度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停在斜面上的R点,求P、R间的距离L’的大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木块B下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
B和A相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所以
?
设两木块向下压缩弹簧的最大长度为s,两木块被弹簧弹回到P点时的速度为
,则
?
两木块在P点处分开后,木块B上滑到Q点的过程:
?
木块C与A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则
,所以
?
设木块C和A压缩弹簧的最大氐度为S’,两木块被弹簧弹回到P点时的速度为
,则
?
木块C与A在P点处分开后,木块C上滑到R点的过程:
?
在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重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与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大小相等,因此弹簧被压缩而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开始压缩弹簧时两木块的总动能。因此,木块B和A压缩弹簧的初动能
,木块C与A压缩弹簧的初动能
,即
=
?因此,弹簧前后两次的最大压缩量相等,即s=s’
综上,得
?
点评:明确物理过程,利用动量守恒定律结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列式求解,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边长为L、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kt(常量k>0).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0,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1=R0、R2="0.5R" 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不考虑虚线MN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则

A.R2两端的电压为U